中國北疆建“北遷”候鳥“補給站” 3萬斤糧供鳥兒過境補體力
2020-03-23 15:25: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中新網哈爾濱3月23日電 題:中國北疆建“北遷”候鳥“補給站” 3萬斤糧供鳥兒過境“補體力” 作者 王妮娜 小魚放明水里,4000多斤玉米粒、水稻粒撒在臨近水邊的高崗上……23日一早,周春來和同事們已開始為候鳥投食,每天“北遷”回來的候鳥達數萬只,千鳥湖濕地成為中國北疆候鳥“北遷”出境的“補給站”。 千鳥湖濕地位于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總面積16萬公頃,是東北亞地區候鳥重要棲息地和遷徙的國際通道,在全球同一生物帶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這里常見的鳥類有182種,還有東方白鸛、丹頂鶴、白尾海雕和白琵鷺等珍稀的鳥類。 “與前幾年相比,今年候鳥回來得最早,3月8日就觀測到了幾百只,去年是3月16號才有候鳥回來?!北Wo區管理局紅興隆紅旗嶺管理站(以下簡稱“管理站”)站長周春來說。 3月初的黑龍江還冰天雪地,陸續飛回的候鳥在雪地上難覓食物,春季投食就從這時開始。從2012年投食至今,周春來和同事們都一一摸清了各類候鳥的“脾氣”,“白尾海雕吃小雜魚,必須得放在開化早的明水里,它們只奔著明水來,像大雁、鴨類吃水稻粒、玉米粒,得放在臨近水邊的高崗上,這有水,視野開闊,候鳥會覺得安全。”周春來說。 在做好投食之外,這里每年還會救助多只受傷的候鳥。去年秋天,一只受傷的丹頂鶴被巡視員發現了,帶回到管理站處理了傷處,它的一只翅膀折斷了,不能再繼續“南遷”了。整個冬天,丹頂鶴留在了保護區過冬,管理站搭建了鳥舍,隔一段時間就給她投食,現在,丹頂鶴已經和管理站的人很親近,看到飼養員來了,會拍動著單只翅膀,迎過來。 今年入春以來,在候鳥北歸集群的關鍵時期,保護區管理局開展野外巡護和野外投食等工作,加強打擊鳥類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全面實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密切關注候鳥等野生動物的異常情況,至今,管理站已投食了3萬多斤食物,今年預計投食12萬斤。 “候鳥現在種類和數量都有增加,保護區曾觀測到800只左右的東方白鸛種群,全球現在才3000多只?!北Wo區負責人王廣鑫說。(完) |
相關閱讀:
- [03-19] 黃河淺灘迎候鳥
- [03-10] 呼和浩特海流水庫迎來遷徙候鳥
- [03-06] 風雪中守護候鳥遷徙
- [03-04] 候鳥遷飛高峰期來臨 北京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