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健康碼”被人利用行騙
2020-03-26 07:21:4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杭州3月25日電(記者吳帥帥)疫情防控期間,“電子通行證”“電子健康證明”等,是保證人們出行順暢的一種輔助手段。但近期,一些不良居心者,竟目光瞄上了健康碼,甚至以此行騙,值得我們警惕。 記者從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近日一起利用中老年人不會申領健康碼,趁機盜取受害人錢財的案件,已進入審查起訴階段。 前期偵查顯示,溫州市甌海區某農貿市場的管理人員林某負責進出市場人員的身份登記、體溫測量、健康碼查驗等工作。3月4日,59歲的市民陶某到該農貿市場買菜時,因未申領健康碼,被林某攔下。 林某查看陶某手機時,無意中發現他手機上有一條9100余元的銀行短消息。林某平日因網上賭球手頭緊張,加上陶某對健康碼、手機支付表現得一竅不通,于是他一邊謊稱申領健康碼,一邊偷偷地將受害人銀行卡與支付寶賬號進行綁定,再將錢盜轉用以償還賭債。因受害人支付寶沒有設密,兩三下功夫,卡中9100余元便被轉了出來。 隨后,林某將轉賬記錄全部刪除后又申領了健康碼,還手把手教陶某如何出示健康碼,最后才將手機還給陶某。整個過程中,陶某毫無發覺,直到去銀行匯款時,才發現卡里的錢不翼而飛。 無獨有偶,近日杭州一企業車間主任利用每日檢查員工健康碼為由,操作受害人手機綁定銀行卡,共盜轉59000元。 甌海區檢察院辦案檢察官提醒,此類案件中,中老年人往往因為不了解手機操作、健康碼申請流程等,成為犯罪分子緊盯對象。在實際接觸和使用中,要特別注意保管手機,并設置密碼和支付密碼。 網絡安全業內人士表示,在使用健康碼時,不要輕信騙子“升級”“換領”健康碼等謊言,去掃描不安全二維碼;也不要在網絡社交中,因健康碼向他人透露身份證、銀行卡和密碼等信息或轉賬匯款。 |
相關閱讀:
- [03-26] 山東設立拖欠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
- [03-26] 贛深高鐵廣東段首座7000米雙線長大隧道全面貫通
- [03-26] 廣西初三、高三以外學段開學時間確定:4月14日起有序開學
- [03-26] 廈門植物園內公墓暫?,F場祭掃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