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應對疫情沖擊
2020-03-30 06:44:5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 題: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應對疫情沖擊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 劉紅霞 張千千 申鋮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為對沖疫情影響、穩定經濟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宏觀政策將從哪些方面著力?面對疫情的全球擴散蔓延,國際宏觀經濟政策應如何加強協調? “各國應該聯手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的重要講話,向國際國內傳遞明確信號。 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 優先保障疫情防控經費需求,給予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稅費優惠政策,出臺普惠性降費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提質增效,充分發揮政策效應。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向國內國際傳遞出明確信號,在已有政策的基礎上,宏觀政策的對沖力度會進一步加大,為疫情防控、穩定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支撐。”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說。 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財政政策發力方向。 “越是困難之時,越要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這些舉措都是從財政支出端發力,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的體現。”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表示,提高赤字率可以更好地補充財政支出發力的“彈藥”。 “非常時期必須采取非常措施。適當提高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國政府部門杠桿率在國際上屬于偏低,存在適度加杠桿的空間。”國際金融專家趙慶明表示。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如何更好發揮地方政府債券特別是專項債作用備受關注。今年以來,專項債發行使用進一步加快。截至3月20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已達14079億元,其中,發行專項債券10233億元,全部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專家表示,通過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可以對穩投資進一步起到促進作用。 楊志勇表示,鑒于疫情對經濟的短期影響較大,在適當提高赤字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特別國債。“從前2個月財政收支數據來看,地方財政吃緊,發行特別國債后,中央可以向地方增加轉移支付,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地區渡過難關,助力經濟恢復。” 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 貨幣金融政策是應對突發事件沖擊、恢復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超預期提供流動性、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系列貨幣政策及時出臺,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下階段貨幣政策定下基調。 “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種類豐富多樣、空間較大,有利于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目前多國央行已將存款準備金率降至零附近,而我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處于適度水平,還有較大降準空間。 一系列政策引導下,企業貸款實際利率水平明顯下降。2月份一般貸款利率5.49%,比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前下降0.61個百分點。“考慮到多國央行已將基準利率下降至零甚至負利率,我國存貸款利率仍有下降空間,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應是當前貨幣政策和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溫彬說。 “‘靈活’或體現在政策工具及方向上。”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表示,例如繼續推動專項再貸款等新型貨幣政策工具,同時繼續運用“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來強化對小微、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 “下階段貨幣政策方向,一方面要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說。 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沖擊,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攜手應對。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永表示,為對沖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各國紛紛推出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措施,單個國家的政策措施旨在為本國提供公共產品,而各國聯手則會形成影響面更廣的全球公共產品。 “聯手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會產生‘協同增效’作用,既符合本國利益,也符合全球利益。”他說,“能夠為全球在‘危’中尋求和創造更多恢復增長的‘機’,進而阻止世界經濟滑向衰退。”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全球各國要更加注重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協調,共同進行流動性注入,防止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防止競爭性貶值。“與此同時,各方要在擴大需求方面加大協調力度。”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全球疫情加速擴散蔓延之下,人流、物流、資金流受到一定阻隔,但各方在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上有著共同利益,承擔共同責任,應該采取共同行動。 “應該堅決預防和抵制以疫情防控為借口的貿易壁壘,共同遏制保護主義抬頭。”他說,在全球經濟危急時刻,中國已經表明態度愿意為全球經濟穩定發展貢獻智慧力量,接下來還需要各方加強合作、攜手前行。 |
相關閱讀:
- [03-30] 湖北公務員招錄計劃增加20%
- [03-30] 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全國婦聯宣傳部聯合發布“致敬了不起的她·公安抗疫巾幗先鋒”
- [03-30] 中小學生居家學習與家長“相看兩生厭”?專家建議接納焦慮
- [03-30]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構建國內和海外的防疫物資寄遞運輸“綠色通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