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通報:批捕涉疫犯罪案件數達“非典”時期8倍
2020-04-09 07:25:46?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最高檢通報稱涉疫網絡犯罪尤為突出 批捕涉疫犯罪案件數達“非典”時期8倍 本報北京4月8日訊 記者周斌 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以“嚴厲打擊網絡犯罪,共同防控網絡風險”為主題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第十八批指導性案例。發布會透露,我國網絡犯罪高發多發已成為常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涉疫網絡犯罪突出。 近年來,網絡犯罪蔓延迅速,檢察機關堅持全鏈條、全方位打擊,加大對網絡“黑灰產”司法治理力度,辦理網絡犯罪案件數量逐年大幅上升,年平均增幅達34%以上。2018年至2019年,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網絡犯罪嫌疑人89167人,提起公訴105658人,較前兩年分別上升78.8%和95.1%。 此次疫情發案數較多,主要原因就是涉疫網絡犯罪突出。在所有涉疫網絡犯罪案件中,利用互聯網實施詐騙、制假售假、造謠傳謠等犯罪數量最多,詐騙犯罪發案量大幅增長。截至目前,批捕的涉新冠肺炎疫情犯罪案件數、人數已分別達到“非典”時期的8倍和5倍左右。 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說,下一步,檢察機關將深化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網絡黃賭毒、網絡套路貸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犯罪,依法嚴厲打擊侵犯公民隱私、危害數據安全、竊取數據秘密以及各類妨害疫情防控的網絡犯罪等,回應社會關切,震懾違法犯罪。同時,大力推進網絡犯罪檢察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強化與有關單位在網絡犯罪追贓挽損上的協同作戰,積極參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扎實做好維護網絡安全保護工作。 此次發布的第十八批指導性案例,包括張凱閔等52人電信網絡詐騙案,葉源星、張劍秋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譚房妹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姚曉杰等11人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3起案件。 |
相關閱讀:
- [04-09] 網絡犯罪蔓延迅速 最高檢成立指導組深化打擊懲治
- [04-08] 混入網課學習群詐騙?最高檢:堅決嚴厲打擊
- [04-08] 最高檢:涉疫情刑事犯罪中詐騙犯罪數量最多
- [04-07] 確保公正司法!最高檢公安部發布指導意見加強和規范補充偵查工作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