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聆聽 讓音樂腳步走得更遠
2020-04-13 15:46:48? ?來源: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柳綠 我來說兩句 |
藝術普及新思路 網絡正形塑古典音樂的未來 區別于大型的管弦樂,室內樂獨有一種魅力,在相對緊湊的空間內,幾件樂器交織變化,復雜細致,駕馭起來有時甚至比大樂隊還要難。李喆告訴記者,他與劉弦、莊然、梁肖組成的“國家大劇院四重奏”已經有些年頭,彼此很有默契,但練習一部新作品還是要花很多的心思。貝多芬《c小調第四號弦樂四重奏》是他們此前沒有演過的新作品,全曲20分鐘左右。為了這20分鐘,四位演奏家合練了四天,算上各自在家的排練準備,時間還要更長?!按髽逢犛兄笓],四重奏只能靠演奏家音樂素養和認知上的統一?!崩顔唇榻B,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習慣,把各自的棱角磨合得圓融一體,這個過程可以說是“痛苦”的,“說得好聽是‘碰撞’,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吵架’,但大家的目的都是要把曲子拉好。臺下再怎么爭論,沒關系,上了舞臺,我們就要做到整齊完美?!边@段特殊的日子,不僅給了演奏家靜心磨礪的時間,也給了觀眾更多接觸和喜愛室內樂的機會。 白巖松認為,這次疫情,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推動古典音樂,尤其是室內樂在國內的普及傳播。疫情發生以來,劇場紛紛關閉,許多樂團都在嘗試著把音樂會搬到線上,弦樂四重奏等形式的室內樂成了熱門之選。室內樂的操作相對簡單,幾人就足矣,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人員聚集,也更適合當下的現實條件。 線上的模式,也讓音樂的腳步走得更遠。劇場內的音樂會,因為空間、時間等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至多只能容納上千名觀眾。以首場2600萬的播放量為例,如果一場音樂會能容納1000名觀眾,要達到同樣的人次,需要音樂家在70年的時間里堅持每年365天不間斷地演出,這是他們終其一生也難以完成的目標。相較之下,網絡的承載力幾乎是無限的,不論身在何方,點亮手機屏幕,音樂便旋即而至,這是實體劇場無論如何都不具備的優勢。已經有觀眾建議,將這種“權宜之舉”的線上音樂會固定下來,作為“常規”的演出內容。網絡正在從多方面形塑著古典音樂的未來。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