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賣復工超九成,5.4萬小哥日均送單過百萬
2020-04-13 16:04:14?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為居民送去生活所需、幫獨居老人代買藥、為患者代購商品……疫情期間,奔波在城市里的外賣小哥是最忙碌的群體之一。記者4月13日從北京市商務局獲悉,本市重點外賣平臺企業已有超1500個站點恢復營業,站點復工率超93%,約有5.4萬名外賣小哥為居民提供配送服務,人員復工率超85%,日均配送單量已恢復至春節前的7成左右。 2月15日至今,北京重點外賣企業配送業務5456.82萬單,日均單量達103萬單,4月份日均單量已上升至131萬單。這也意味著,每位外賣小哥平均每天要送出20多單。 今年是高治曉成為外賣騎手的第8年,疫情期間,他依舊像平時一樣早出晚歸,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不同的是,花在等餐和消毒上的時間大大增加,每天下班回到家已是晚上11點。 一天跑下來,高治曉接到最多的不再是餐飲類的外賣訂單,而是商超便利店的外賣訂單,以前幾百元的訂單很少見,但疫情期間幾乎都是大額訂單。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筆價值上千元的外賣訂單。 “超市里的瓜果蔬菜、牛羊肉還有生活用品全都要,連鍋碗瓢盆都買了。”為了這個訂單,高治曉外賣車上的保溫配送箱、腳下的空地,以及兩個車把手都掛滿了東西,跑了兩趟才送完,“市民都在家不方便出門,一次性買齊了也好。” 對于外賣小哥來說,變化最大的是等出餐的時間。 以往,外賣騎手會在餐廳內等待取貨,但疫情下,外賣訂單都采取“無接觸”配送服務,騎手只能到商場和美食城指定的地點等待,再送到小區門口的外賣架上,通知顧客來拿,如果沒有小區外賣點,就要一直等到顧客出現。高治曉記得,自己等待時間最長的一次是半個多小時。遇到這種情況,以往騎手和顧客都難免焦躁,但現在大家的心反而“慢”了下來。“偶爾送到的飯菜冷了,顧客都能理解,還和我們道謝,平臺也給我們送餐的時間延長了一些,大家互相體諒。” 除了普通的外賣訂單,外賣騎手也經常擔起“萬能跑腿”的責任。高治曉曾接到一個訂單,需要他去醫院代開胰島素,再給用戶送上門,而開藥的那家醫院是新冠肺炎定點隔離醫院。看到用戶不斷在平臺下單,他決定接下來。 到了用戶家里,高治曉才知道,需要胰島素的是一位獨居老人。老人兒女都在外地,疫情期間回不來,于是不停在網上幫母親下單。拿到處方后,高治曉前往醫院,花了半小時開好藥,再給老人送到家里。在交談中得知老人還沒吃飯,高治曉又發揮以前當廚師的手藝給老人做了碗面。趁著她吃面的時間,高治曉又幫老人收拾了屋子,最后提著一袋垃圾離開。臨別時,老人再三感謝,高治曉也和她約定,等疫情結束了再來探望。 這是高治曉在這段特殊時期第一次走進隔離醫院,沒想到過了幾天,另一筆來自這家醫院的訂單出現了,顧客需要一根充電線送到呼吸感染科。高治曉和顧客取得了聯系,對方坦言自己是一名新冠肺炎的確診患者,正在醫院接受隔離治療,但手機快沒電了,身邊又沒有充電線,很怕和家人失去聯系。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走進呼吸感染科時,高治曉還是被緊張的氛圍籠罩。“醫護人員全副武裝,看起來都很忙碌,能聞到很重的消毒水味道,其中一個護士讓我寫好收件人和具體的病區,她會幫我遞進去。”放下手里的充電線,高治曉立刻大步往外走,跑出醫院后迅速給全身噴了消毒液,沒過一會兒他就收到了顧客的道謝信息,并堅持給他打賞20元。 其實,不同區域的騎手都有微信工作群,騎手可以選擇在疫情期間休息,但高治曉發現,大多數同事都堅守在崗位上。“我們在外面看見很多行業都停擺了,如果我們再不工作,居民的生活會有很多難處。“高治曉說,疫情期間,自己的收入有保障,同時又能為市民提供便利,在這份工作中看見了自己的價值。看見同事分享各自遇到的暖心事,高治曉也忍不住感慨,外賣騎手在給顧客帶來幫助的同時,也會與他們的善意和理解相逢。 告別寒冬,春回大地,高治曉像往常一樣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公園里逐漸有了賞花的人,道路上的車又開始變多,餐飲店重新開張,許多單位已經復工,走進寫字樓送餐時又有了往日的熟悉感。“雖然外賣還沒恢復到以前的數量,但路上熱熱鬧鬧的,一切都在好起來。”高治曉感受到,這個春天格外明媚。 |
相關閱讀:
- [04-13] 網傳廣州白云、越秀有1000多外籍人員核酸檢測為陽性?謠言!
- [04-13] 美團、餓了么回應餐飲協會“降傭”要求:已返已降
- [04-13] 當奧運遭遇“急剎車” 中國隊如何備戰?
- [04-13] 百醫連百校 南安市每個學校一名醫生專業指導疫情防控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