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平衡壓力加大,財政如何保運轉、促民生?
2020-04-21 06:41:5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收支平衡壓力加大,財政如何保運轉、促民生?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申鋮、汪奧娜、侯文坤 財政部20日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45984億元,同比下降14.3%。 減“收”增“支”之間,財政收支平衡壓力進一步加大。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財政收入呈下降態勢;另一方面,為對沖疫情影響,財政政策還需加大力度,基層運轉、民生發展等都需要真金白銀的保障。如何應對較為嚴峻的形勢?“新華視點”記者采訪了權威人士和專家。 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下降 作為經濟活動的“晴雨表”,一季度財政收入同比下降14.3%,在不少專家和學者看來,并不意外。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表示,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我國經濟一度按下“暫停鍵”,消費、投資、外貿等領域均受到影響,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財政收入這一降幅,基本反映了經濟態勢。” 據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云介紹,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下降,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其中,受疫情影響稅基減少,以及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采取減免稅、緩稅等措施,共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10個百分點。” 分行業來看,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稅收均出現較大降幅。一季度,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稅收分別下降33.2%、27%、19.6%。 “疫情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從2月份開始明顯顯現,3月份有所擴大。”劉金云稱,1至3月各月全國財政收入分別下降3.9%、21.4%、26.1%。 此外,由于減稅降費成效鞏固,增值稅翹尾減收效果持續釋放,拉低全國財政收入增幅約5個百分點。國家稅務總局此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全國減稅降費已超4000億元。 各地近期陸續公布的財政“成績單”也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數據顯示,一季度,北京、山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分別下降11%、10.1%。 如何保運轉、促民生? 面對較為嚴峻的財政收支形勢,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層財政部門感受頗深。 中部一些縣級財政干部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為積極應對疫情,設置隔離點、購買防疫物資、購置醫院急救設備等支出都不是“小數目”,加之財政收入減少,“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壓力進一步加大”。 專家和業內人士建議,要格外關注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層財政運行情況,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基層政府正常運轉、各項民生支出“不打折扣”。 及時下達轉移支付資金,強化對地方的督促指導,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強化地方庫款運行監測督導……為支持地方切實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中央財政快速行動,已經綜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去年四季度已提前下達轉移支付6.1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以來預撥均衡性轉移支付700億元、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406億元,增強地方財政經費保障能力。”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說,此外,下達部分中央基建投資、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等方面的資金,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與此同時,各地各級財政部門因地制宜出臺舉措,“開源”與“節流”并舉,積極應對收支壓力,著力保障基層運轉、民生發展等重點支出: 圍繞完善保障機制、強化庫款管理、編實編細預算等,山西出臺20條具體措施,確保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在廣西,自治區本級各部門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會議費、培訓費和因公出國(境)經費在年初預算基礎上再壓減20%,其他非重點、非剛性項目支出再壓減5%,堅持政府過“緊日子”。 在廣東東莞,市鎮財政、集體經濟、社保、醫保、殘保、人防、體彩、福彩、慈善、國企民企資本等“十筆錢”被統籌使用,著力辦好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萬家事”。 王克冰表示,財政部將密切跟蹤地方財政運行情況,督促地方加快資金撥付和使用,切實加大對疫情較重地區和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 財政收支壓力如何化解?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由于近年我國實施了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在大幅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也帶來財政減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因素疊加,“財政收支矛盾問題在今年尤為突出”。 “一方面,財政收入呈下降態勢;另一方面,為對沖疫情影響,財政政策還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僅僅依靠平常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太夠。”楊志勇說。 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明確下一步財政政策發力方向。 “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可直接有效補充財政資金‘彈藥’。”楊志勇說,這些政策資金規模有望達數萬億元級別,可有效化解收支矛盾,補充地方財力,幫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地區渡過難關,促進經濟恢復和社會發展。 王克冰透露,中央財政將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的要求,研究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集中使用部分中央存量資金,統籌加大地方轉移支付力度。 此外,專家表示,財政收入和經濟運行高度相關。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運行逐漸恢復,財政收入狀況有望得到改善。 “財政收入降幅會逐步收窄。”劉金云說。在王克冰看來,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走上正軌,財政收入將回歸正常,收支壓力也將逐步減輕。 |
相關閱讀:
- [04-21]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14.3%
- [04-20] 財政部:今年一季度全國財政收支同比雙降 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1452億元
- [04-19] 河北:加大財政資金投入 全力支持“三創四建”
- [04-17] IMF財政事務部主任:中國采取強有力財政措施促進經濟恢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