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確立“三級三類四體系”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
2020-04-21 06:50:2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李嘉瑞)記者20日從北京市規自委獲悉,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實施意見》,正式確立北京市“三級三類四體系”的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并分三個階段提出具體目標和任務。 到2020年,基本建立北京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初步形成面向實施、城鄉統管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和一套管控機制。到2025年,健全北京市國土空間規劃法規政策、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多規合一”協同平臺,全面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監測預警和績效考核機制,形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監督、保障的閉環管理體系。到2035年,建立北京市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實現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 統籌“三級三類” 搭建國土空間治理體系框架 實施意見提出,健全規劃體系,將北京市國土空間規劃分為市、區、鄉鎮三級,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三類,明確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分區規劃為基礎,構建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鄉鎮域規劃及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經批準后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強化規劃傳導,明確城市總體規劃即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即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鎮域規劃即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并理順了各級規劃的傳導約束關系,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要服從總體規劃。 實行全域管控,城鎮開發邊界內組織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的村莊地區在鄉鎮域規劃基礎上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開發邊界外的國有用地納入所在區域規劃綜合實施方案。 推動多規合一,將專項規劃分為特定地區規劃和特定領域專項規劃,要求根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并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相關要求進行編制,編制內容擴展到重點領域和區域及實施政策、行動計劃等方面,要求相關專項規劃要做好與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的校核,經審批后納入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 統籌“四個體系” 形成國土空間規劃管理閉環 在規劃編制的空間維度上,實施意見明確了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縱向傳導和橫向銜接關系以及各級各類規劃的編制要求、編制主體、報批程序、編制原則等,構建了剛性管控傳導有力、規劃事權明確清晰的規劃編制體系,確保城市總體規劃的戰略目標指標和底線約束要求有效傳導。 在規劃實施的時間維度上,實施意見明確了國土空間近期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規劃綜合實施方案等制度性安排,并就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出明確要求,構建了統籌空間時間、市區權責清晰的規劃實施傳導體系,在各個階段性節點環節統籌把握規劃整體性和實施分散性之間的關系,在時間軸上動態解決多規合一過程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問題。 在規劃監督的反饋修正上,實施意見結合北京城市體檢先行先試經驗,從建立預警監測機制、完善體檢評估制度、健全監督問責機制三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和任務,構建了評估預警反饋及時、督察問責覆蓋全面的規劃監督體系,在對規劃實施及時反饋修正過程中不斷深化完善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在規劃保障的運行支撐上,實施意見就建立健全法規政策、管理制度、技術標準、信息平臺建立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構建了規則制度全面完善、支撐保障堅決有力的規劃運行保障體系,在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基礎上進一步形成一套運行管控規則,對常態化規劃運行維護形成全方位多維度的支撐保證。 根據減量、高質量發展需要 提出更高標準 實施意見根據國家高質量發展要求和北京市進入減量發展階段的客觀實際,提出堅持戰略引領,強調國土空間規劃要深入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整體謀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強化空間約束,強調國土空間規劃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原則。 加強空間協調,強調國土空間規劃要統籌三生空間和三大設施布局,注重城市品質,提升城市韌性,要統籌區域、統籌領域、統籌城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 落實空間保障,明確國土空間規劃要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維護和保障首都國土安全和生態安全。 推進空間治理,強調國土空間規劃要注重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并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創新治理方式,完善治理機制,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整合空間大數據,運用智能技術提升規劃感知適應能力,不斷提高國土空間精治、共治、法治水平。 |
相關閱讀:
- [04-20] 北京發布新版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 控制就餐人數
- [04-20] 民航局:北京首都機場第一入境點留置率為87% 有效控制境外疫情持續輸入
- [04-20] 北京朝陽區為什么成為疫情高風險地區?回應來了
- [04-20] 北京49名居家觀察人員違規外出受到嚴肅處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