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解封”,中國體育產業修煉“免疫力”
2020-04-21 08:06:33??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培源 我來說兩句 |
求生:危中尋機 努力提升“免疫力” 近日,江蘇省體育局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體育產業健康穩步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圍繞體育產業供給和需求兩端,從推動惠企紓困政策落實、加快發行體育消費券、強化體育產業專項資金引導作用等15個方面,采取若干政策措施,提振體育消費市場。 在上海市政府出臺支持服務企業的28項政策基礎上,上海市體育局也出臺了支持體育企業抗疫情穩發展的12項政策,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稅收優惠、社保繳費、租金減免、信貸支持等“硬核”政策。體育局還會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等戰略合作金融機構,設置了專門針對體育企業的金融服務產品。 2月份時,上海綠夢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曾因銷售額出現整體斷崖式下滑,“一度賬上現金只夠維持一個半月的經營”。通過市體育局的牽線搭橋,綠夢體育從“中銀健體貸”獲得了300萬元低息貸款,緩解了燃眉之急。 疫情如“大考”。每步科技CEO馬京偉認為,從長遠看對有實力、有發展的企業不算太壞。“一些坑蒙拐騙、現金流有問題的企業肯定撐不下去了,也算是體育產業的清理門戶吧。”鮑明曉也表示,疫情也帶來了產業內部改革的機會,“比如中超的降薪,將有助于解決成本虛高的問題;比如會促進企業對消費痛點的深入挖掘,靠提質來抓住疫后反彈的機會。” 這個雪季損失慘重的國內雪場正在探討“四季經營”的可行性。太舞等知名雪場認為,疫情說明一季養三季的傳統做法需要打破,開發其他季節的經營項目可增強抵御風險能力。 自1月底疫情初始,安踏率先開啟了從高管到普通員工的“全員零售”模式,鼓勵員工進行開微商微店、網絡直播、社群營銷等嘗試。李玲介紹:“截至目前,近6萬名由員工及經銷商合作伙伴擔任的‘店小二’時時在線,展開零售競賽。從1月底開始,由‘店小二’們創造的新增流水每日可達1000多萬。”同時,通過深入推進電商升級,一季度安踏電商實現超50%的快速增長,超出預期目標。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看到不少積極方面。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海認為,首先,疫情將進一步喚醒大眾的健身意識,重塑生活方式,人們對強身健體的消費需求會帶來行業新動能。其次,疫情也給體育企業上了堂“危機課”,行業有望加速互聯網基因的植入,實現線下線上的多元化經營模式。 王雪莉建議:“要扶持和鼓勵體育培訓企業進社區,在社區體育發展中也可采購培訓專業服務。政府的支持除了資金方面,還需要創新模式‘給訂單’。”疫情期間,北京習明足球俱樂部就發起了足球普及公益組織,充分調動家長積極性以社區為單位組織社區足球隊,習明給予技術支持和品牌保障。 鮑明曉則提到,疫情過后,政府應有意識地引導大眾被疫情喚醒的健身意識,繼續扶持體育產業這一綠色和健康產業的發展。針對體育產業場館負擔重的“痛點”,可考慮把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包括大戶外運動設施和社區體育中心的建設納入“新基建”。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首次從國家政策層面提出促進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體育從業者在歡欣鼓舞的同時,普遍期待能有具體的配套政策出臺。 張濤表示,有關體育產業,這些年來部委以上的文件有幾十個,但缺少操作性強的細則。他認為,體育服務業的蓬勃發展對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意義重大,但行業內企業大多底子薄基礎差,綜合稅負又很重。能否從市場培育的角度,切實降低行業稅負水平,比如參照高新技術企業,以真正扶持新型服務企業成長。(執筆記者林德韌、李麗;參與記者朱翃、王恒志、盧星吉)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