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足球員討薪:只存在于APP里的“幻象工資”去哪兒了?
2020-04-22 08:01:36?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沈陽4月21日電(記者張逸飛)遼寧宏運隊球員孫兆靚自2019年起就一直被俱樂部欠薪,本來想到“個人所得稅”應用程序上看看有沒有退稅的可能,沒想到竟發現了一筆看得見摸不著的“幻象工資”。 “俱樂部從2019年初就一直沒給我們發工資,最近聽說能退稅,我就登錄了應用程序看能不能退點錢,結果沒想到,竟然發現自己2019年1月到3月份有大約15萬的收入。這個錢我連聽都沒聽過,銀行卡上也從來沒收到過,當時我就懵了。”孫兆靚說。 如果球員說的屬實,那么為什么會出現被開了工資卻沒有進賬的情況呢?帶著疑問,記者撥打了12366稅務服務熱線進行咨詢。接聽電話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個人所得稅”應用程序上顯示的收入情況是根據納稅人所在單位申報的信息,由后臺讀取出來的數據。如果納稅人對金額有異議可以聯系扣繳單位進行修改,如果這筆收入不存在,可以在應用程序上進行申訴。 按照客服人員的說法,這些收入信息應該是由宏運俱樂部申報的,如果真是這樣,宏運俱樂部又為什么要申報呢? 時任遼寧宏運足球俱樂部董事長黃雁在接受采訪時首先承認了欠薪一事。他表示:“2019年我們全年欠薪,這是事實,欠薪里面包括全年的工資和部分比賽獎金,俱樂部也給一些球員打了欠條。”黃雁介紹說:“回到當時的情況,去年1至3月份的工資我們確實沒有發放,這些信息也確是俱樂部向稅務部門申報的。當時的情況下,我們對于之后能夠給大家補發工資是有信心的,所以就按照往年的慣例申報了信息。但是4月份開始,由于資金情況沒有好轉,之后也就沒再進行申報。俱樂部也沒有想到會欠一年的薪水,也是想積極多方籌措給大家發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這筆“幻象工資”是否存在過、又去了哪里等問題,有一種猜測是被俱樂部挪作他用。對此黃雁回應稱:“關于錢以球員工資的名義被挪用的情況是肯定不存在的。俱樂部的財務方面不僅僅是自身規范管理,同時受大股東直接監管,這方面不怕調查。” 對于有些球員向俱樂部反映的,認為本人實際所得要低于在“個人所得稅”應用程序上看到的金額,黃雁解釋說:“這個是因為球員的工作合同都是稅后所得,而俱樂部上報給稅務局的是球員稅前的工資,球員收入越高,稅前和稅后差額相應就會越大。” 黃雁同時表示,遼寧宏運隊2019年最后時刻完成保級,是球隊每一名球員艱苦奮斗的結果,確實很不容易。“我一直都說,挺感謝這些球員的。我也支持球員討薪維護個人權益。俱樂部一直想守住不欠球員工資的底線,但很遺憾最后沒能守住。”黃雁在接受采訪時說。 就這部分“幻象工資”在應用程序上能否修改的問題,12366客服人員表示,用戶也可以在個人所得稅應用軟件上自行刪除不存在的收入數據。“刪除之后,這筆收入就不會計入到您的綜合所得收入里面了,但用戶需要對自行刪除這一行為負責任。”客服人員介紹說,“正常情況下,扣繳義務人應如實給納稅人進行代扣代繳稅款。如果沒有如實申報,稅務部門會進行相關處罰。” |
相關閱讀:
- [04-22] 港元逾4年以來首度觸發聯系匯率強方兌換保證
- [04-22] 助力“新基建”提速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需“錯位發展”防泡沫
- [04-22] 重磅新政接連落地 金融力挺外貿基本盤
- [04-22] 降準降息仍有空間 貨幣政策將更靈活適度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