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奧尼的不可知論:《放大》
2020-04-28 18:56:56? ?來源: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放大》這部影片是意大利著名導演米開朗琪羅·安東尼奧尼的第一部英語電影,這部電影獲得了金棕櫚等獎項。它是探討真實與虛擬的依據和意義的一部晦澀難懂的電影。電影里面有大量性暗示和裸露鏡頭,大量絲毫不加掩飾的性暗示和隱喻,無論是攝影師角色Hemmings還是模特甚至是鏡頭外的導演本人,似乎都表現出享受這一過程的態度。導演時常將自己的鏡頭和Hemmings相片的鏡頭錯開,公園場景導演鏡頭和Hemmings后來洗出來的照片相比,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視角,這增加了影片給觀者帶來的虛擬與真實的錯位感。 人們在生活中常常碰到一大堆意義曖昧的事情,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這部影片指向人類心靈暗影浮動的晦暝深處,指向人類意識深處、面向現實世界尋找虛擬和真實的界限。主角David Hemmings用自己的想象與行動創造了一種現實。觀眾可以任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從任何一種途徑去解讀,一如我們面對渾然復雜的現實。 攝影師親吻模特,這是影片中最著名的三幕之一。 Hemmings用鼻子噴出她,增加她的興奮感的同時也讓自己興奮。這位模特也越來越融入角色之中,當他完成拍攝時,則立刻離開她,抽離先前虛擬的激情。他后來的拍攝中,也有對其他女人有相似的行為。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深度鏡頭,如果不是攝影棚有非常多盞補光照燈,早期的膠片是拍不出這樣的深度鏡頭的。 到抽象畫家的場景中,開始討論藝術的本質、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安東尼奧尼的電影,比如《蝕》、《過客》都有聚焦于這類小事上:扔硬幣決定是非給兩個不請自來的女孩幾分鐘時間談談。 但此處似乎是在建構角色個性,更甚于任何象征目的。 古董店的這幾場戲節奏非常拖沓,很難確定導演的意圖。他在畫家那要不到畫,到古董店要,也尋不到畫,便走了。 接下來就是重點場景:公園。 公園是自然的,但它是最人工的事物,因為它是人工化的自然。他在這里發現了一對所謂的戀人,這一幕發展得非常緩慢,每一個鏡頭都持續非常久。 這部電影雖然在商業上很成功(人們沖著大量全裸鏡頭去觀看,所以影片又被稱為“春光乍泄”),但片中有大量冗長的時刻和毫無邏輯的場景拼接,故事線也非常不明確。所以這部電影是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結合。 Hemmings看到的和我們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之后洗出來的照片可以說明。這表現出他正在看但被觀眾看到的與他所看到的不同,提出他在此處角色不確定性的論調。也就是說Hemmings的角色在拍照的時候反應了他的現實存在,他沖擊了安東尼奧尼正在拍電影這個事實,所以對導演自己來說,也模糊了誰對誰做了什么。 偷拍的這段非常冗長,直到女人看到Hemmings在偷拍他們。女人追上Hemmings表示要購買這些照片的底片,Hemmings給了女人他的地址。 后來照片沖洗出來,與拍攝公園的電影鏡頭取景完全不同,這很值得玩味。導演選擇了他與Hemmings完全不同的視角,有評論指出安東尼奧尼在強調自己在整個拍攝過程中的存在,而我則認為是讓觀眾感受他的不可知論論調。 接著回到古董店場景,他回到古董店買了一個螺旋槳。這里他和店里工作的女孩的對話,與他先前和抽象畫家的對話一樣,核心都是藝術和美學。他們的談話內容提到尼泊爾(嬉皮士自由精神的圣地)、隨著喜好換工作、他們在討論在浪蕩的倫敦年輕人的中心論調:尋找極致的歡樂。但他們似乎并沒有找到極致的歡樂。 Hemmings買了一副巨大的螺旋槳,他說它沒有用。這反應了18世紀哲學家康德的美學觀點,他說,美學的東西單純是為了美學或藝術。它完全無用,如果它是為了某種目的或用途,那么它就不會是藝術。 一個人在偷窺Hemmings,被發現后轉身跑走。 我們看到無數個鏡頭,諸多Hemmings在看著東西的鏡頭,這些鏡頭使我們不由得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想知道這些鏡頭的意義。這部電影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真相的意義何為。真相是否存在某種意義,Hemmings后來將公園拍的照片的一些細節不斷放大,試圖查出公園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接下來的場景是游行的鏡頭,它充滿著政治意味。安東尼奧尼在乎的似乎是60年代以及50年代滿懷憂慮的年輕人,他在這個場景中有一些特定的政治暗示。有意思的是,他讓游行者將寫有政治標語的牌子插在車后座,當他一加速,標語牌就飛出車外了,似乎這就是他政治承諾的限度。這和他前面給Ron看的那些攝影作品——平民窟里艱苦的人們相呼應。他拍攝這些作品,反應這些現實,猶如政府做的表面功夫,他的跑車永遠不會和這些充滿訴求的標語共行。改善社會的政治承諾并沒有那么深入,而是流于表面,是一種形式主義。 回到攝影工作室場景,公園里的女人來找Hemmings了,她表現得非常局促和不安。她說她的“private life in amess”,指出照片只關乎她私生活。但后來影片卻將故事引向了一起謀殺。 Hemmings給了女人假的照片底片,而女人則給了他一個假的聯系方式和一個親吻。送螺旋槳的人打斷了他們預備上床的行為,接著他們的對話又和先前的藝術思考銜接上。 Hemmings指螺旋槳:“Nothing. It’s beautiful.”這是簡潔的康德美學,它沒用,但它很美。他還探討了藝術的本質:”Perhaps I’ll put it there like a piece of sculpture.” 構圖很經典,木頭切割了整個畫面。 對安東尼奧尼來說演員只是舞臺布景的一部組成部分,他們是風景的一部分,被用來組成影像,但這比希區柯克對演員的看法好多了,希區柯克說“凡是演員都是畜生。” 后面的場景就進入Hemmings放大照片、反復對比照片的行為中。他想通過拼接照片,弄清楚事情發生的整個經過,前面場景中畫家Bill提到過意義只在事后出現。影像是不是給了Hemmings某種類似真相的錯覺,照片無法呈現完整事件的經過,他把照片放得越大,照片的噪點顆粒就越大,影像就越模糊,也就越來越類似Bill的抽象畫。 Hemmings將幾張照片橫著掛在一起,他在想:“她在看什么?” 組合禁止的照片用陳述的方式通過時間序列造成某種意義,那正是所發生的?在公園時,攝影機也就是觀眾視角,并沒有看見任何影像。這些是他的觀點或是他的照相機的觀點。 剪輯某人的目光并透過所謂的視線焦點,找到她所看到的東西。那正是Hemmings所做的事情。他將事情組合起來以提供對真相的詮釋。 Hemmings為相片拍照,似乎這樣他可以得到更多的真相。這種行為很有趣,他獲得的資料也是模糊的。他的這種將圖片和圖片組合起來尋找真相的方式,類似電影的蒙太奇。從照片1到照片2到照片3到照片4……,就像電影的行進一樣,用真相組成虛幻。 然后他回到了公園,找到了尸體。但只有他一個人看到了尸體,他下一步要做的是讓別人知道這里有尸體。但故事的敘述依舊非常意識流,他干了很多其他無關的事情,去了很多場所。而他想讓朋友來證實這具尸體的存在,似乎只有通過他人的認同,真相才能存在。回到工作室后他來回踱步,他看到了尸體了,他在思考著找其他人來證實這件事。電影中的一切都很不合理,包括主角的行為。 接下來是Hemmings觀看Bill和女子做愛的場景,這一段是沉默的,女子還抬頭和Hemmings對視,觀眾無法知道這段戲的意義所在。 然后是Hemmings的工作室被洗劫過,照片底片不見了,所有洗出來的照片除了一張有模糊“尸體”痕跡的照片,其他的都不見了。 證據沒有了,依賴某人的記憶,事件真的發生過嗎?只留下一張照片,沒有了其他照片的關聯后,這張照片的內容變得更加模糊起來。單獨看它,它是沒有意義的,只有那一連串的照片,才能拼湊出它的意義。他告訴Ron,他看見有人被謀殺了。Ron問他怎么發生的,他回答沒看清。這里的暗示很重要,他并沒有親眼看到事物的發生。 他的女性友人拿著僅剩的那張照端詳,他告訴她那是尸體。但女性友人說這張照片“looks like Bill’s paintings.”Hemmings回答“yes”。 這是全片的中心臺詞“看起來像是Bill的畫作”,也就是說,它之所以有意義,是當意義被主觀地加諸其上,Bill在解釋抽象畫的時候討論過這個論調。 Hemmings必須通過Ron的確認來確認事件的存在。他在去找Ron的路上見到那個女人在街邊,他下車追尋她,女人卻不見蹤影。這里有一個問題,就是他真的看見她了嗎?那是一個長鏡頭,而且只停留了很短的時間。 電影的背景是60年代的倫敦。沒找到女人的Hemmings誤打誤撞進了一個叫“庭院之鳥”的搖滾樂隊的演出live house。他在人群中來回穿梭,尋找著那個女人,這個鏡頭持續了非常久。 這個樂隊的演出屬于早期的朋克風格,他們摔爛吉他后,把吉他琴頭和品柱部分丟向聽眾,人們一擁而上去搶奪這個搖滾“圣物”。Hemmings參與了搶吉他并搶到了這個東西。當他走出這個場所,吉他與事件失去了關聯性,它失去了意義,被Hemmings扔了。在毀壞吉他后,人們瘋搶吉他的時候,那個時刻沒有什么比那個物品更有意義,它是環境的一部分,是場景的一部分。人們彼此爭斗,只為了搶到這個東西,在搖滾現場中,它是神圣的物品。 這個場景從形式上與照片事件毫無關聯,但從本質上是一致的,都在探討單個事物的意義在于關聯性,關聯一旦中斷,意義是否還存在。 導演特意安排一個路人撿起Hemmings扔掉的吉他,看了一眼又隨手再次扔掉,來強調因為失去了關聯性,它變得一文不值。 他到了公園,尸體不見了。 結尾一群年輕人觀看兩個人打虛無的網球,他們的目光隨著虛無的球來回擺動,鏡頭隨著虛無的球走動,最后虛無的球落到場地之外,打球者示意Hemmings去撿球。 他撿起虛無的球,做了投擲的動作,確定了真實與虛無是由群眾來決定的。眾人認為真實,那么虛無也能成為真實;朋友們認為兇殺案不存在,那么兇殺案也就成了虛無。群體的意見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價值。(陳奕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