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研究機構學者說推行新冠“免疫證書”可能效果不好
2020-05-22 08:13: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倫敦5月21日電(記者 張家偉)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機構的學者21日在《自然》雜志發表評論說,在應對新冠疫情過程中,一些國家設想用發放“免疫證書”的方式調整防控措施,這不會取得想要的效果,甚至會帶來更多問題。 英國、德國等國的專家近日曾提議,在大規模血清抗體檢測后,對有抗體的人群發放“免疫證書”,讓他們免于活動限制,可以復工復產。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以及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兩位學者在評論中說,發放“免疫證書”面臨很多實際操作問題。這包括:科學家目前還不明確人感染新冠病毒并康復后是否一定會產生足夠抗體來確保未來免疫;血清抗體檢測技術目前還不夠可靠,檢測質量和有效性不穩定;要對一個國家的大量人群進行抗體檢測,目前還很難做到;多種因素疊加可能導致真正能獲得“免疫證書”的人比例非常小,對如何安全復工復產沒有太大幫助。 另一方面,作者還認為發放“免疫證書”會引起倫理道德上的問題,包括有損隱私、導致歧視等。 作者建議,各國政府和商業機構與其推動“免疫證書”,還不如把更多時間、人才和資金用在兩方面:繼續加強對新冠病例的檢測、追蹤以及隔離,病例的狀況、個人信息以及所在位置都需要匿名化處理以確保隱私;全力推動新冠疫苗的開發、生產和全球分發等。 |
相關閱讀:
- [04-08] 澳大利亞新冠病例超6000例 政府拒絕“群體免疫”
- [03-18] 澳研究:新冠肺炎輕中癥患者免疫反應類似抵御流感
- [03-17] 海外看戰“疫”:中國應謹防國外“群體免疫”形成“免疫落差”
- [03-17] 新聞分析: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無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