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7萬對新人延期或取消結婚儀式 經濟損失超6000億日元
2020-08-04 09:43:5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
人民網東京8月4日電(李沐航)受新冠疫情持續惡化影響,日本婚慶產業受到極大沖擊。日本婚禮文華振興協會此前在全國的婚禮場地進行調查并推算得知,自今年3月以來至9月末,約有17萬對新人延期或取消婚禮儀式;在今年準備舉行婚禮的大約30萬對新人中,有半數以上受到影響。而婚慶產業直接遭受的經濟損失高達約6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95.2億元)以上。 調查中發現,在日本全國的婚禮場地,4月至6月期間的平均營業額已下降至去年同期的1成以下,預計今年全年的市場規模將下降至去年的42%。 日本婚禮文華振興協會相關負責人說:“在新冠肺炎患者再次急劇增加之際,實際的經濟損失會比預測更嚴峻,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危機感。我們會通過現場拍攝影像,并在目前的新生活方式下為新人舉辦婚禮,希望通過新的方式積極推動該行業的前行。” “不想因為疫情取消婚禮” 東京都內某婚慶策劃公司計劃從7月開始,為因疫情、經濟問題等放棄舉辦婚禮的新人、家庭、同事準備了一份“禮物”,并開啟新的服務形式。該項服務是,在朋友、同事的幫助下,均攤婚禮費用。例如,1對新人舉辦婚禮的套餐費用定為1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227元)的情況下,如果得到20人的幫助,作為給新人的結婚“禮物”,人均負擔7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61元)就可以輕松舉辦婚禮。14萬日元則包含了婚禮中新人的服飾、場地、音響、發型、婚紗照等相關費用。而參加婚禮的人員則可以通過信用卡分別進行支付,主辦婚禮的一方也沒有必要提前進行墊付。 據介紹,該婚慶策劃公司一年會為超過1500對的新人舉辦婚禮,但今年基本全部屬于延期舉辦或者取消舉辦婚禮的情況。實際上,新人一旦決定延期舉辦,就會轉變成取消婚禮,這樣的案例也在不斷發生。 該公司項目負責人表示:“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而努力的新人,在1次、2次延期舉辦婚禮后,自己的心情也隨之發生變化,也因此最終導致很多新人放棄了舉辦婚禮。取消婚禮,應該會有很多朋友因為沒有參加而一直沒有給禮金。但如果每人僅拿出七八千日元(約合人民幣461元至527元)以支持新人舉辦婚禮的話,就禮金而言負擔會比較小,新人也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方式。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因疫情放棄婚禮的新人得到身邊朋友的支持。” “新服務”方式完成新人愿望 據了解,因婚慶策劃公司“新服務”方案的出現,一對曾放棄舉行婚禮的新人最終將舉辦自己的婚禮。一對住在千葉縣的新人,去年底已經完成登記,兩人原定在今年6月的開始交往紀念日舉辦婚禮。女方在4月準備向親友發送請柬時,疫情不斷加劇,最終決定取消婚禮。而新人希望在婚禮當天保存印有當天日期的車票、穿婚禮禮服、拍攝婚紗照的愿望也隨之落空。女方說:“因為無論如何都想舉辦婚禮,所以就想先延期看看情況。但最后連請柬都一直發不出去。‘什么時候能舉辦呢?’心里對此非常不安,心都碎了。我覺的,最期待的應該是家人,我真的很傷心。”最終,這對新人通過在線討論的形式決定了婚禮場地、日期。并在本月6日正式舉辦婚禮前,女方試穿了夢寐以求的婚紗,實現了自己的心愿。 女方說:“在沒有積極去考慮婚禮的時候,卻得到了身邊親友的幫助,并在身后支持著我們,最終讓我們決定舉辦婚禮。登記至今已經半年了,現在我們終于迎來了一個新的起點。希望父母一定來看我穿婚紗的樣子。” 日本各地對新人進行支援 由于婚禮延期或取消的事例不斷發生,日本全國也相繼開始了對新人的支援活動。因疫情的擴大,在特殊情況下即便延期舉辦婚禮,根據最初新人與婚慶策劃公司簽署的合同,也會產生相關費用。對此,多家在日本經營婚禮場地的公司共同發布聲明,自今年4月之后確定婚禮場地的新人,如婚禮日程發生改變或取消,產生的相關費用會根據實際情況得到靈活處理。并表示,如日程變更后,未來仍在相同的場地舉辦,則不會收取因日程變更所發生的費用。 據了解,佐賀縣政府決定,當地新人已經預定婚禮場地、婚宴后,如果因為疫情被迫取消或者延期舉辦,將向每對新人給予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586元)的支援金,并贈送價值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29元)的商品券。從7月開始,當地申請該支援金的新人已經達到217對。 日本消費生活中心咨詢量大增 日本全國消費生活中心自今年3月以來,有關婚禮延期、取消舉辦的咨詢急劇增加。截至7月,相關咨詢達到2700余件以上。在日本政府4月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后,當月的咨詢超過1339件,5月有484件,6月有205件。 最近,在新增確診病例再次增加的背景下,該中心又不斷收到新人因取消舉辦婚禮被要求支付高額解約金的咨詢。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