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專家: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病情較輕微 體內較快產生抗體
2020-08-28 15:21:59?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
(抗擊新冠肺炎)港大專家: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病情較輕微 體內較快產生抗體 中新社香港8月28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大學研究團隊日前表示,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后,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被證實為二次感染。對此,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近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病情較輕微,且在較短時間內其體內已產生抗體。 孔繁毅在受訪時指出,近期被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在第一次感染時病征就不是太嚴重,第二次感染時則完全無病征,但已檢測不出其體內有新冠病毒抗體;該患者在第二次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入住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后,約五天時間體內已產生新冠病毒抗體。 “所以我們認為第二次感染的病人,通常病情會比較輕微,在很短時間內就會產生抗體。”孔繁毅說。他還指出,如果在大部分人不戴口罩、且未接種疫苗的環境下,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如比利時、荷蘭也出現了二次感染的病例。 孔繁毅認為,新冠病毒非常“狡猾”,會發生變異,出現二次感染的病例,也會對疫苗的研究產生影響,但目前情況仍然較穩定。“我相信疫苗都是很安全的,但是效用可以維持多久?我覺得都要再嘗試。” 他表示,內地和世界各地都在加速研發新冠肺炎疫苗,香港的疫苗研究工作也在進行,希望在今年11月進行第一期的臨床研究。 另外,對于香港即將開展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孔繁毅認為,這一措施作用很大,將有助于找出隱形患者及追蹤病毒傳播鏈。他指出,如果情況理想,香港可能會有約七成至八成人參與檢測,人數約500萬;若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對本地社區的大規模檢測,效果也會比較理想。 “我覺得這個措施是好的,因為好多人想要做檢測,但香港本身人力有限、機器有限,中央可以這樣做(提供幫忙),是好大的幫助。”他說。 談及香港在今年冬天是否會出現第四波疫情暴發?孔繁毅表示,普及社區監測計劃的開展也會對防止出現疫情的新一波暴發有所幫助,同時要做好對入境人士的病毒檢測及繼續做好有關的防疫措施。 孔繁毅指出,在沒有有效的疫苗應用之前,人們在公共場所仍應該佩戴口罩(吃飯除外),并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注意保持手部衛生。“我認為這方面做好了,疫情在冬季暴發的可能性相對低。” 但他也表示,短期內香港每日的新增確診個案數字未必能降至為零,但在疫情保持平穩、每日新增個案較少的情況下,相信香港的公立醫院及社區治療設施可以應對相關情況。(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