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署名文章】后疫情時代的世界需重振多邊主義
2020-09-16 17:08:5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網北京9月16日電 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16日在新華網發表題為《后疫情時代的世界需重振多邊主義》的署名文章,強調在后疫情時代,各國應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團結協作,合力戰勝疫情,推進更好復蘇。文章全文內容如下: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每逢五逢十,聯合國通常都要召開“世界峰會”或隆重的紀念活動。今年這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打亂了人類的生活方式。9月21日即將開始的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的活動,亦將打破傳統,各國領導人將以視頻方式參與并發表講話,以推動后疫情時代的世界重振多邊主義。 75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與國際格局的深刻演變和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產生歷史性交匯,人類社會再次面臨對后疫情時代的世界秩序、對未來發展道路和前景的重大選擇。 回顧歷史,75年前,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際,聯合國的成立標志著戰后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翻開新的一頁。75年來,作為全球治理的核心平臺,聯合國為推進國際發展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 聯合國建立了發展領域的重要多邊機制。聯合國建立了以聯合國大會和經濟與社會理事會為核心的協調機制,在經濟、貿易、工業、農業、衛生、通信、交通、環保、教科文等領域設立和加強了相關基金、方案和專門機構,并利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銀行等機構和廣泛的伙伴關系,積極支持“七十七國集團”成員國等發展中國家加強能力建設。 聯合國制定了發展領域的重要國際議程。從推動二戰后經濟復蘇,到引導各國共同應對各類經濟和社會危機,從組織召開1972年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和1992年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到制定千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聯合國始終處于引領國際發展議程的核心。當前,全面推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已成為國際發展議程的重中之重,關系各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 聯合國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的人類發展進步。增進全人類福祉始終是聯合國推進國際發展進程的宗旨。過去三十年,全球貧困人口比率從1/3下降至不到1/10,10多億人實現脫貧。過去十年,全球近90%的人口能夠獲得電力供應。這些發展成就,與聯合國的積極倡導和著力推進密不可分。 面對當下危機,國際社會面臨兩個重大挑戰。一是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新冠疫情首先是衛生危機,如果不能妥善應對,將引發深層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二是多邊主義面臨的挑戰。近年來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有所上升,對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治理體系產生嚴重影響,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前景帶來新的不確定性。有效應對上述挑戰,需要世界各國同舟共濟、通力合作。在這個歷史性時刻,重申《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重溫多邊主義的重要價值,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各國應加強團結協作,合力戰勝疫情。疫情不分國界,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2020年第二季度,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出現大幅滑坡,二十國集團中只有中國經濟實現“止降轉升”,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實施進展可能倒退5-6年。目前疫情發展尚未探底,各國應進一步加強衛生領域合作,反對污名化做法,并積極響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和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將疫苗和診療工具作為國際公共產品的呼吁,爭取早日戰勝疫情,為全球經濟恢復奠定堅實基礎。 各國應堅持多邊主義,充分發揮聯合國的協調作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不符合歷史潮流和世界人民意愿。各國應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積極支持聯合國發揮協調作用,不斷完善多邊機制和規則,將全球治理提升至新的水平。 各國應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進更好復蘇。新冠疫情使全球可持續發展遭受重大挫折。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的《202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預測,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將有約7100萬人口重返極端貧困,這將是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貧困人口上升;而失業或就業不足將使全球近一半勞動力受到嚴重影響。但后疫情時代的經濟重建也給加快產業升級、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和數字經濟提供了新的機遇。各國應加強政策協調,深化互利合作。繼續將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為發展路徑指南,將有利于各國經濟盡快實現可持續和包容性復蘇。 展望未來,“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痹诔錆M不確定性的新形勢下,維護和加強多邊主義及國際合作是國際社會主流呼聲,作為《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協調各國行動之中心”,聯合國在此方面將責無旁貸。后疫情時代的世界,只有重振多邊主義,才能為世界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
相關閱讀:
- [09-16] 國際觀察:中歐關系在“后疫情時代”按下加速鍵
- [09-14] 中歐互利共贏引領后疫情時代合作?
- [09-02] 后疫情時代歐洲企業繼續青睞中國市場
- [07-20] 新西蘭中國商業峰會探討后疫情時代中新關系發展
- [06-22] 新華國際時評:后疫情時代,中歐關系再出發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