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他保護數以萬計中國人免遭日軍暴行——記南京的“丹麥英雄”貝恩哈爾·辛德貝格
2020-09-17 07:24:1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哥本哈根9月16日電 通訊:他保護數以萬計中國人免遭日軍暴行——記南京的“丹麥英雄”貝恩哈爾·辛德貝格 新華社記者 林晶 在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綻放著一種“特別款”的黃玫瑰,名字叫“永遠的南京·辛德貝格”。它2004年在丹麥培育成功,用以緬懷一位在丹中關系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人物——貝恩哈爾·辛德貝格。 日前,在南京市政府贈送給奧胡斯的辛德貝格雕像揭幕式上,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從小花童手中接過一捧“永遠的南京·辛德貝格”黃玫瑰,代表丹麥向南京市和南京市民致以衷心的感謝。她相信這座雕像將激發參觀者的反思和感恩,從而以這種方式紀念辛德貝格。 辛德貝格在奧胡斯長大,1937年底,26歲的辛德貝格前往南京江南水泥廠工作,親身經歷了南京淪陷,見證了日軍瘋狂大屠殺。 血腥暴行面前,辛德貝格沒有退縮,而是利用外國人的身份,與德國同事卡爾·京特等人一起設立難民營和難民醫院,庇護并救治了約2萬名中國難民。為阻止日軍進入難民區,辛德貝格和友人在江南水泥廠周圍插滿丹麥和德國國旗。他還用照片和信件記錄了日軍暴行,向國際社會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 2014年4月,瑪格麗特二世訪華期間曾專程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那里珍藏著有關辛德貝格的珍貴照片和史料。 大屠殺幸存者蘇國寶老人用顫抖的聲音向女王講述了往事:日軍南京大屠殺時,自己只有10歲,包括他和家人在內的很多難民就是住在辛德貝格參與建立的難民營中。辛德貝格還親手交給他一塊大洋和一些大米,讓他的全家得以存活。 “這個恩情我一直記在心里,感謝辛德貝格!感謝丹麥!”老人說。 1938年3月,辛德貝格被迫離開南京。難民代表們贈送他一面繡有“見義勇為”四個大字的條幅,表達感謝。 丹麥史學家何銘生2019年走訪南京時說,“永遠的南京·辛德貝格”黃玫瑰象征著和平,歌頌這份可歌可泣的國際友誼,也傳承著辛德貝格的人道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 何銘生說,如果說,80多年前,因為辛德貝格的正義,讓丹麥與南京的命運聯系在一起;那么,80多年后,友好的文化教育交流和平等的產業合作將促進丹中關系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不斷邁上新臺階。 |
相關閱讀:
- [07-23] 通訊:致敬!比利時抗疫戰場上的平民英雄
- [04-07] 特稿:向英雄致敬——全球民眾在世界衛生日之際盛贊抗疫醫護人員
- [02-07] 澳大利亞無情山火背后的暖心故事:救援勇士和后勤英雄
- [01-17] “慷慨”提供避難所 袋熊無意間成澳林火“救命英雄”
- [01-14] 美得州槍擊案英雄6秒擊斃槍手 獲頒“州長勇氣勛章”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