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歷史不容忘卻——以色列亞德瓦希姆大屠殺紀念館的警示
2020-09-18 15:45:3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耶路撒冷9月18日電 特寫:歷史不容忘卻——以色列亞德瓦希姆大屠殺紀念館的警示 新華社記者 尚昊 陳文仙 “我們希望,在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大屠殺的殘酷歷史及其影響后,人們會避免重蹈覆轍。”以色列亞德瓦希姆大屠殺紀念館圖書館館長羅伯特·羅澤特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二戰期間,納粹對600萬猶太人實施了大屠殺,成為人類歷史上一段慘痛的記憶。隨著大屠殺幸存者們漸漸離世,如何讓后世銘記這段不能忘卻的歷史,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 走進位于耶路撒冷市郊赫茨爾山的這座紀念館,希伯來語“亞德瓦希姆”映入眼簾。紀念館主館外表是水泥色,沒有任何色彩裝飾。1953年,以色列議會通過猶太人大屠殺紀念法。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并緬懷曾經援救過猶太人的國際友人,以色列建立了這座紀念館。 走進主館,光線暗淡,三角形棱狀通道向前延伸,仿佛從光明的白晝跌入漆黑的長夜,給人無盡的壓抑感。棱狀通道兩側分布著10個展廳,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展現大屠殺的歷史。 從二戰初期東歐普通猶太家庭的全家福照片、猶太青年與朋友的往來書信、猶太兒童的手繪畫作到集中營死難者曾經使用的日用品、大屠殺幸存者聲淚俱下的作證視頻……紀念館中,豐富的實物展品及影像資料將大屠殺的慘痛歷史拉回到參觀者眼前。 以色列政府每年都要組織學生、公務員、士兵等前來紀念館參觀,這已成為以色列國民教育不可缺失的一環。紀念館還在網站上公布了大量經數字化處理的照片和影像,并積極與國外學術機構展開交流,提供第一手研究資料。 “許多人在通過參觀博物館、閱讀文獻資料或訪問網站了解史實后,都會被深深地觸動。(大屠殺)確是一場人間悲劇。”羅澤特說。 紀念館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資料收集和學術研究。據羅澤特介紹,自建館以來,紀念館就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尋找大屠殺幸存者和見證者,并收集證詞,紀念館有專門工作組負責采訪和拍攝這些“歷史的記憶”。 距離主館出口不遠,有一間展示大屠殺死難者名字和照片的姓名廳。展廳上方是一個由600名死難者照片組成的圓形幕墻,一張張曾經鮮活燦爛的笑臉,令人心情尤為沉重。展廳四周是裝有死難者詳細資料的檔案盒,參觀者還可在計算機系統內搜索大屠殺死難者的名字。 據介紹,姓名廳可用于展示600萬名大屠殺死難者的資料,目前已收集到約480萬名死難者資料,這一工作仍在進行中。 目前,紀念館保存有逾2億份文檔、17萬份出版物、13萬份證詞、50萬張照片。“我們還在不斷尋找線索來確認其他死難者,我們將竭盡所能去了解他們是誰。”羅澤特說。 保存這些歷史證據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警示未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子孫后代要充分理解為什么會發生大屠殺。我們將盡一切可能確保以后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不論是在猶太人身上,還是在其他人身上。”羅澤特說。 羅澤特認為,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人們更需要回溯歷史,保護那些可能在偏見下成為受害者的群體。 |
相關閱讀:
- [09-16] 加沙地帶武裝再次向以色列南部發射火箭彈
- [09-16] 以色列與阿聯酋和巴林在白宮簽署關系正常化協議
- [09-16] 以色列南部遭加沙地帶火箭彈襲擊13名平民受傷
- [09-15] 內塔尼亞胡稱以色列與巴林將開通直航航班
- [09-15] 遇第二波疫情 以色列將封城三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