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部被曝濫用10億美元抗疫款
2020-09-24 08:16:0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美國《華盛頓郵報》22日爆料,國會今年3月援引《冠狀病毒援助、救濟與經濟安全法》撥給國防部的10億美元抗疫援助款大部分遭防務承包商瓜分。 報道說,撥款原意是生產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以解抗疫一線燃眉之急,卻被五角大樓用來“獎勵”企業生產飛機發動機零部件、軍服、無人機和太陽能電池,甚至出現同一家企業通過不同援助項目申領多筆錢的現象。 【挪作他用】 《冠狀病毒援助、救濟與經濟安全法》規定,依據《國防生產法》劃撥給五角大樓的10億美元專用于“新冠疫情預防、預備和響應”。但國防部卻把所獲資金挪作他用,且大部分受惠項目與抗疫無關。 《華盛頓郵報》報道,國防部分管采購和后勤事務的副部長埃倫·洛德4月還告訴媒體記者,撥款中的四分之三將用于醫療設備生產,6月卻告訴國會,國防部認為防務承包商“也有關鍵需求”。 國防部經由法律操作,把一筆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撥款用于醫療行業,從而把更多國防部抗疫款項留給防務承包商。按照國防部6月提交國會的方案,總計6.88億美元撥款投入軍工行業。 這其中,1.83億美元給了羅爾斯羅伊斯和安賽樂米塔爾等企業,以支持造船業;8000萬美元給了堪薩斯州一家飛機零部件制造商,以彌補波音737 MAX客機停飛和全球航空業因疫情“停擺”所致損失;7500萬美元給了通用電氣公司航空集團。被挪用款項中近三分之一撥給較小型企業,每筆不足500萬美元。比如,制造陸軍軍裝面料的美國毛織公司分得200萬美元。 美國迄今已有逾20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病亡。《華盛頓郵報》說,國防部更改抗疫援助款用途,以彌補美國軍事供應鏈的不足。美國政府項目監督組織防務分析師曼迪·史密斯伯格說,這類問題值得關注,因為關乎“預算是否以切實服務公眾安全為優先目標、政府是否受特殊利益集團操控”。 【隨意“撒錢”】 在已知受惠于國防部抗疫款項的大約30家企業中,至少10家同時因《冠狀病毒援助、救濟與經濟安全法》另一援助項目“薪資保護計劃”獲益。 例如,德國奧托-福克斯公司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子公司“韋伯金屬”4月經由薪資保護計劃兩次獲救助,分別為500萬和1000萬美元,6月又獲國防部撥款2500萬美元。 加州ModalAI公司生產無人機飛行控制器和計算平臺,獲國防部資助300萬美元,條件是在18個月內研制一種新型飛控器。4月,這家企業另經薪資保護計劃領取15萬至35萬美元。 Modal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查德·斯威特承認,企業去年夏天就開始申請研制飛控器的資金,他也不知道國防部如何決定利用抗疫援助款發這筆錢。 位于新墨西哥州的中等規模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SolAero技術公司原有雇員約320人,3月獲知沒有資格申領抗疫援助,5月卻獲國防部撥款600萬美元以擴大產能。企業首席執行官布拉德·克萊文杰說,這筆錢大概能保住25名雇員的“飯碗”,但五角大樓沒有為撥款附加任何保護就業崗位條件,錢怎么用“我們說了算”。 國防部發言人杰茜卡·馬克斯韋爾辯稱,依據《國防生產法》所設援助項目和薪資保護計劃“不沖突也不重復”,前者有支持國防需要。但《華盛頓郵報》認為,國防部濫用抗疫援助凸顯政府追蹤資金走向、國會干預款項用途的難度。 【永不嫌多】 批評人士指出,美國醫衛系統和多個行業亟需政府“輸血”,國防部卻“揮霍”指明專款專用的抗疫資金。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上周說,各州政府急待60億美元資金到位,以便明年初向美國民眾分發新冠疫苗。眼下不少美國醫院N95口罩仍然緊缺。 美國2019財年的防務預算已然高達6860億美元,五角大樓卻還在向國會索要110億美元的新一輪抗疫援助。但按照《華盛頓郵報》的說法,軍工行業似乎受新冠疫情影響不大。洛克希德-馬丁、通用動力和諾思羅普-格魯曼等大型防務承包商疫情期間的財務狀況依然良好,仍有能力持續給股東分紅。 已有兩名聯邦眾議員致信眾議院分管軍事和監督與改革事務的委員會,要求就《華盛頓郵報》曝光內容作調查和公開聽證。(海洋)(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09-14]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就美國防部發布2020年《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發表談話
- [02-21] 美國防部政策主管“被迫”辭職
- [02-05] 美國防部說美海軍已裝備低當量核武器
- [01-08] 美國防部證實伊朗向美軍駐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導彈
- [01-08] 美國防部證實伊朗向美軍伊拉克基地發射導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