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獵手”們如何追蹤丙肝病毒——解讀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
2020-10-06 07:46:5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記者彭茜)人類的生存發展史也是一部與病毒的“斗爭史”。肝炎就是人類長期面臨的最嚴重健康挑戰之一。 所幸的是,經過幾代科學家的探索,人類已摸清幾種肝炎病毒的“全貌”,并開發出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手段。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授予了在發現丙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卓越貢獻的三位“病毒獵手”——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和邁克爾·霍頓。 血源性肝炎具有高發病率和高致死率,每年造成全球百萬人以上死亡,還會引發肝硬化和肝癌,給患者帶來更多難以忍受的長期病痛。盡管酗酒、環境毒素以及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等因素也會導致肝炎,但最主要病因還是病毒感染。 早在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就發現了兩種主要的病毒性肝炎。其中,甲型肝炎主要通過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傳播,病程較為急性,對病人長期影響相對較小;而另一種肝炎主要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會導致慢性感染,最后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是更嚴重的威脅。這種慢性肝炎還特別“狡猾”,會悄悄感染健康人,多年后才引發嚴重并發癥。 20世紀60年代,美國科學家巴魯克·布隆伯格發現乙型肝炎病毒會導致后一種血源性肝炎,并因此獲得197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病毒性肝炎的病原體研究似乎還有一塊“缺失的拼圖”。當時,阿爾特正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經輸血感染肝炎的病人。他有了令人擔憂的新發現:排除了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感染后,仍有大量肝炎病例存在,這是否意味著還有未知的病原體? 阿爾特和同事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肝炎患者可以把疾病傳染給黑猩猩——人類之外唯一的易感宿主,這種未知病原體還具有病毒的特征。他們因此定義這種慢性病毒性肝炎為“非甲型非乙型”肝炎。這也是阿爾特被授予今年諾貝爾獎的主要成就。 接下來,明確鑒定出這種新型肝炎病毒至關重要。科學家為此努力了10年,傳統病毒“獵捕”方法均以失敗告終,直至霍頓通過對感染者血清抗體的分析成功確認了新型病毒的存在。霍頓和同事發現,這是一種新型的核糖核酸(RNA)病毒,命名為丙型肝炎病毒。慢性肝炎患者體內存在的相關抗體也表明,這正是之前那塊“缺失的拼圖”。 而第三位獲獎者賴斯的貢獻在于回答了另一個重要問題:僅病毒本身就能引發肝炎嗎?為解答該問題,科學家需要研究病毒是否能夠復制并引發疾病。賴斯和同事懷疑,丙肝病毒基因組末端一個未知區域可能對病毒復制起重要作用。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賴斯制造了包含這一未知區域的丙肝病毒RNA變異體,并將其注射到黑猩猩肝臟中。隨后,黑猩猩血液中檢測出病毒,其病理變化也與人類慢性肝炎患者相似。 至此,“獵手”們找到了丙肝病毒導致血源性肝炎的全部證據。 評獎委員會當天在新聞公報中說,得益于三位獲獎者的發現,如今已可以通過高靈敏度血液檢測來發現丙肝病毒,基本消除了許多地方的“輸血后肝炎”,大大改善了全球健康狀況。他們的發現還加速了抗丙肝病毒藥物研發,并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治愈了丙肝,為在全世界人口中根除這種慢性肝炎帶來希望。當然,為實現這一最終目標,還需要國際合作,在全世界范圍內推進血液檢測并提高抗病毒藥物的可及性。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