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加速防疫 歐美擴大新冠抗原檢測
2020-10-16 07:51:0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歐美多個國家正努力遏制“第二波疫情”擴散。為加速篩查病例,不少國家擴大使用更快速廉價的新冠抗原檢測手段,以克服核酸檢測能力不足的瓶頸。 但科學界提醒,抗原檢測不如核酸檢測準確率高,只能作為后者補充。 【急需提速】 路透社報道,德國13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4122例,累計確診病例近33萬例。新冠抗原檢測可在幾分鐘內出結果,單次檢測費5.9歐元(約合47元人民幣)。德國目前每月可做900萬次抗原檢測,理論上可覆蓋10%以上人口。 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建議把抗原檢測作為現有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即核酸檢測的補充。 科學界將PCR檢測結果作為診斷人體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主要標準,但不少國家核酸檢測量不足,原因是實驗室檢測能力趕不上疫情擴散速度,檢測試劑需求量也超過制造商生產能力。 德國亥姆霍茲傳染研究中心流行病部門主任格拉爾德·克勞澤說,擴大抗原檢測可能大大改變這種困境:可鼓勵無癥狀者接受抗原檢測,把核酸檢測留給那些出現疑似新冠癥狀的病人。 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仍在急劇攀升。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上周全球新增新冠病例超過200萬例,累計確診病例約3700萬例,累計病亡病例超過100萬例。如今冬季流感季即將來臨,多國衛生部門急需擴充檢測手段以加速病例篩查。意大利、美國和加拿大也已購買數以百萬計抗原檢測試劑。 【需求量大】 一些國家新冠疫情擴散較快,依照現有檢測手段,衛生部門難以迅速、全面追蹤病毒感染路徑。 路透社報道,美國整個夏季依賴自動化PCR檢測機器篩查病例,讓不少病人苦等檢測結果超過一周。歐洲新冠病毒檢測同樣有缺陷。 法國為民眾免費提供新冠病毒檢測,每周檢測量逾百萬人次,但民眾需排長隊等候接受檢測和獲取結果。研究機構后續推出據說能在40分鐘內出結果、無需拭子的檢測工具。 意大利衛生部稱,該國目前每周可做80萬至84萬次新冠病毒檢測,是4月時的兩倍多。然而,政府抗疫顧問、帕多瓦大學微生物學教授安德烈亞·克里桑蒂說,要控制住疫情蔓延速度,意大利每周檢測量需達200萬次。 荷蘭是歐洲新冠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正努力提高檢測能力,目標是下周把操作檢測和實驗室處理檢測樣本的數量從現在的28萬份提高到38.5萬份,12月則達到每周近50萬份。 【應作“替補”】 瑞士羅氏(制藥)公司13日宣布,今年底前推出新的抗原檢測工具,由實驗室設備操作,不算樣本采集時間,每小時最多可處理300份檢測樣本。羅氏稱,到2021年初,這種檢測試劑每月產量大約5000萬份,超過該公司目前在售即時檢測產品。 對比PCR檢測,抗原檢測快捷、廉價,但出現“假陰性”結果的概率更高,因而一些專家建議,只有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使用抗原檢測。各國就如何應用抗原檢測的立場不斷變化。 瑞士單日新增病例6月時一度呈個位數,如今飆升至大約1500例,剛開始驗證快速抗原檢測的準確性。 “在適當領域應用快速檢測將融入我們的檢測戰略,”瑞士衛生部一名發言人說,“我們將在11月更新檢測建議。”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院醫學病毒學研究所主任桑德拉·齊澤克說,前往養老院探望老人的無癥狀人員可選擇做快速抗原檢測,但不應當把它視為新冠感染診斷的最權威手段。 “PCR檢測依然是黃金標準,”齊澤克說,“抗原檢測應當只用作無法及時做PCR檢測情況下的一種替代手段。”(陳丹)(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10-15] 急需加速防疫 歐美擴大新冠抗原檢測
- [08-19] 歐美貿易爭端僵持不下
- [08-04] 疫情下的高校 歐美迎“至暗時刻”中國高校吸引力持續升高
- [07-17] 歐洲法院判決《歐美隱私盾牌》數據轉移協定無效
- [07-01] 國際觀察|德國“掌舵”歐盟 能彌補歐美裂痕嗎?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