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觸摸夏洛茨維爾的騷亂傷痕——撕裂美國大選年的種族之痛
2020-10-26 15:54:24?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美國夏洛茨維爾10月25日電 通訊:觸摸夏洛茨維爾的騷亂傷痕——撕裂美國大選年的種族之痛 新華社記者 孫丁 鄧仙來 興越 在秋色點綴下,美國東部弗吉尼亞州小城夏洛茨維爾靜謐迷人,市中心地標步行街上人們悠閑地散步或坐著享用咖啡,似已看不出3年多前那場白人至上騷亂留下的痕跡,但當地居民薩姆納·布朗日前向新華社記者回憶此事時仍心有余悸。 時間回到2017年8月的那個夏夜,極右群體成員聚集在位于夏洛茨維爾的弗吉尼亞大學校園內,他們手舉火把游行示威,還高喊白人至上主義等口號,反對當地政府移除一座邦聯人物雕像。翌日,極右分子繼續在當地舉行集會,還同對立示威者形成對峙和暴力沖突,一名新納粹分子隨后駕車沖撞人群,造成1死19傷。 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極右翼集會者同抗議他們的人群“雙方有責”,這一態度引發美國朝野廣泛批評。各方壓力下,特朗普隨后發表聲明譴責發生在夏洛茨維爾的暴力事件,并表示“反對一切形式的仇恨、偏執和種族主義”。但批評人士認為,特朗普在譴責白人至上主義等極右翼群體時不及時、不徹底。 對于正在同特朗普競逐白宮的前美國副總統拜登來說,夏洛茨維爾也有特別含義。今年8月,拜登在接受2020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發表講話說,正是夏洛茨維爾事件及特朗普的反應讓他下定決心競選總統,他宣稱要為“美國的靈魂”而戰。 夏洛茨維爾騷亂后,美國極右勢力在各界合力打壓下遭遇重創,但并未消失。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今年9月到國會出席聽證會時說,他們處理的本土恐怖主義威脅中受種族驅使的暴力極端主義案件數量最多,而這些案件大多數涉及白人至上主義者。 美國近期一系列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認為種族關系在美國正在惡化。擁有歐洲和亞洲血統的夏洛茨維爾當地居民羅恩·雷耶斯對記者說,種族主義在美國一直存在,但過去幾年,美國變得更加撕裂,種族主義問題因此尤為突出。 美國圣安塞爾姆學院政治學專家克里斯托弗·加爾迪耶里指出,實際上種族主義并沒有離開美國政治和生活。民權法律法規無法一下子根除幾個世紀以來的痼疾,種族主義問題在一些領域依然觸目驚心。 就在今年5月,美國種族主義的傷疤再一次被狠狠揭起——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暴力執法造成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觸犯眾怒,全美范圍隨后爆發長時間、大規模反對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執法的示威活動,種族關系也一躍成為今年美國大選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示威活動為種族主義問題帶來更多關注的同時,也為一些城市帶去暴力和騷亂,多地一度啟用國民警衛隊協助治安。然而,面對集中爆發的問題,共和、民主兩黨訴求涇渭分明,大多時間是在“雞同鴨講”,聯邦層面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政策突破。 分歧也體現在特朗普和拜登的競選綱領上——特朗普強調“法律與秩序”,力挺執法人員嚴厲執法,同時把社會動蕩和暴力歸咎于“激進左翼”;拜登則認為美國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承諾重點應對,他還選擇非裔和亞裔聯邦參議員卡瑪拉·哈里斯作為競選搭檔以順應政治和社會風潮。 在夏洛茨維爾市的一面紅色磚墻上,寫滿了紀念在當年騷亂中喪生的32歲反極右翼示威者希瑟·海爾的標語,還有一些呼吁愛、友善、團結的留言。 路過這里的非裔退伍老兵賽勒斯·托利弗告訴記者,騷亂給夏洛茨維爾乃至美國造成的傷痕尚未被撫平,他希望今年大選能夠創造契機,但解決種族問題道阻且長,他也不敢說美國種族關系未來會走向何處。 |
相關閱讀:
- [08-14] 夏洛茨維爾沖突爆發一周年 特朗普譴責種族主義
- [08-14] 美國夏洛茨維爾紀念暴力事件一周年
- [08-13] 一周年,夏洛茨維爾幽靈纏繞美國
- [08-13] 夏洛茨維爾沖突爆發一周年 特朗普譴責種族主義
- [08-13] 美國夏洛茨維爾紀念暴力事件一周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