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蝙蝠生病后會保持“社交距離”
2020-10-29 08:06:3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群居動物生病后會改變行為以減緩疾病傳播嗎?美國研究人員在野外實驗中發現,吸血蝙蝠生病后會減少與同伴接觸,保持“社交距離”,直至康復。 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與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研究生合作,從中美洲國家伯利茲拉馬奈地區一棵空心樹內部一處蝙蝠巢穴捕捉31只成年雌性吸血蝙蝠,給其中16只注射脂多糖。這種內毒素雖不致病,但會激發蝙蝠免疫反應,讓它們短期內感到不適。另15只作為參照組,被注射生理鹽水。 研究人員在每只蝙蝠后背粘上微型距離傳感器,放它們回巢穴,經由傳感器每隔數秒記錄蝙蝠之間距離等數據,分析它們3天內群居行為,比如與同伴近距離接觸情況。結果顯示,相較于參照組,“患病”蝙蝠減少與同伴接觸,同時減少與健康同伴直接或間接打交道。在注射脂多糖后3至9小時的“治療期”內,每只“患病”蝙蝠平均比參照組蝙蝠少接觸4次同伴,少接觸25分鐘;參照組蝙蝠之間平均接觸幾率為49%,與“患病”蝙蝠接觸幾率為35%。另外,兩只蝙蝠相遇,如果其中至少一只“患病”,接觸時間會大幅減少。這些差異在“治療期”結束后以及睡覺或外出覓食時縮小。 研究人員說:“‘患病’吸血蝙蝠少接觸同伴的原因之一是它們無精打采、嗜睡、動得少。我們在圈養環境中發現‘患病’蝙蝠還會減少給其它蝙蝠梳理皮毛,少打交道。這些行為上的簡單變化能夠創建社交距離,甚至無需任何合作或受健康蝙蝠排擠。我們先前在實驗室研究過。如今目標是在自然環境中檢測這些病態行為影響。” 經由傳感器提供的詳細數據,研究人員“得以看看這些蝙蝠的社會行為每小時甚至每分鐘如何變化”,進而能預測群居動物的病態行為如何影響病原體傳播。 研究結果27日刊載于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行為生態學》雙月刊。(王鑫方)【新華社微特稿】 |
相關閱讀:
- [07-26] 日本新技術:能在蚊子吸血兩天內鎖定被咬者
- [10-11] 巴布亞新幾內亞女童遭發狂父親食肉吸血
- [06-04] 水蛭吸血大法治頭疼 美國女作家體驗效果顯著
- [08-19] 俄男成"西伯利亞吸血鬼" 將人打昏后咬喉嚨吸血
- [01-07] 秘魯亞馬孫地區吸血蝙蝠咬死7名兒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