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天下】東亞區域合作為世界經濟注入正能量
2020-11-17 11:01:4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鐘飛騰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大國關系研究室主任 11月15日,亞太15國領導人共同見證“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此舉表明盡管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沖擊,但東亞區域合作仍堅定地邁入了新階段。 簽署RCEP彰顯東亞對多邊主義和全球化的堅定信心 RCEP的簽署,表明多邊主義和全球化在東亞具有強大生命力。有觀點認為,東亞的合作通常被認為是危機驅動型的,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催生了“東盟10+”的系列合作,特別是以金融合作為先導,繼而簽署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東亞地區的生產網絡進一步延伸。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G20領導人峰會舉行 ,金磚合作機制也有大發展,亞洲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關系進一步加深,形成了協商一致的亞洲方式。 傳統上,東亞發展了出口導向型體制,構建起東亞生產、歐美消費的模式。然而,隨著一些歐美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暗流涌動,以及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這種傳統模式面臨轉型壓力。但是,亞洲國家總體上認為,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歷史潮流,亞洲只有通過參與全球化才能實現振興。亞洲的故事表明,構建區域合作機制需要符合地區發展特性,以開放合作的姿態解決地區共同發展中的挑戰。RCEP的簽署,正體現了經濟發展強勁的亞太經濟體追求區域合作、維護多邊體制的開放精神,將為加快疫情后世界經濟復蘇帶來希望。 東亞抗疫取得積極成效 經濟復蘇走在世界前列 新冠疫情重創了全球經濟,悲觀情緒蔓延。9月,經合組織預測,到2021年底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將達7萬億美元。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遠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的下降幅度。聯合國貿發會議也預測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將減少40%。世界經濟面臨至暗時刻,不少人擔憂全球化將終結。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東亞地區經濟挺住了新冠疫情沖擊,特別是中國經濟從第二季度起實現了正增長,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實現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出口和吸收外資的成績仍十分耀眼。今年1-8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達到4165.5億美元,占中國外貿總值的14.6%。東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形成了中國與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的良好格局。這一歷史性的轉變,展現了開放合作對于應對危機、走向復蘇的重要性。 東亞國家已經在地區內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機制,這些機制對于穩定局勢、減緩疫情沖擊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中國-東盟積極妥善處理非傳統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在健康衛生領域樹立了應對新冠疫情危機的合作典范。 經濟實力強勁的中國將為地區合作注入新動力 經過多年融入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已具有全球系統重要性。一個負責任、開放的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器和發動機,理應在亞洲地區合作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 東盟是包括RCEP在內的諸多東亞合作機制的發起者,其成員國在地區合作推動經濟增長方面擁有較大的共識。對此,中國堅定支持東盟加強在區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努力推進區域內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更高水平開放,愿意和地區內國家共享發展成果,構建開放合作的外部環境,合力解決發展進程中的諸多挑戰。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際,中國率先復工復產,這對調整中的亞洲價值鏈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中國開放的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將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
相關閱讀:
- [11-13] 地區領導人共商東亞合作 三大焦點值得關注
- [11-11] 外交部發言人就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加拿大總理涉華言論等問題答記者問
- [04-14] 新華國際時評:東亞攜手抗疫彰顯命運共同體理念
- [03-31] 世行下調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經濟增速
- [02-25] 新華國際時評:共同構筑東亞“防疫堤”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