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體育+”:壽寧犀溪以體促旅
2020-11-23 08:27:3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小妮 我來說兩句 |
位于寧德市壽寧縣東部的犀溪鎮山川秀麗,境內大小溪流縱橫交錯,森林覆蓋率達65%,省道沿線森林繁茂,奇峰爭秀,更有“千年名村”西浦,成了體育旅游從業者眼中的一座“富礦”,先后開發了不少景區。 體育旅游的紅火,也帶動了該鎮的文化旅游產業。體育文旅產業發展得風生水起,不僅讓犀溪鎮聲名鵲起,也為助力脫貧攻堅和振興鄉村提供了有力支撐—— 打造“體育+”:壽寧犀溪以體促旅 東南網11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通訊員 吳敏玲)今年國慶中秋長假,犀溪鎮的各景區都迎來游客高峰期,鎮里的餐館、民宿幾乎爆滿,位于西浦村的民宿“狀元驛站”就出現了“一床難求”的現象。 犀溪鎮的旅游旺季是6月到9月,“狀元驛站”的負責人蔡秀桃告訴記者,國慶假期8天,該民宿的營業額超過10萬元。“雖然漂流已結束營業,但是到西浦狀元村,到玻璃棧道、高空滑索、高空漂流項目玩的人也不少,所以和旺季一樣,驛站幾乎天天客滿,游客不提前預訂,就住不了。” 打造“體育+” 蔡秀桃口中的“犀溪漂流”可以說是犀溪旅游業的先驅。 2010年,萬博旅業董事長莊慶彬投入2000萬元用于景區建設,開發了被譽為“海西第一漂”的犀溪漂流項目,每年營業近4個月,以今年為例,高峰期景區每天可接待超過1000人次。 犀溪漂流結束營業,并不意味著犀溪就沒得玩了。 在犀溪漂流起點的不遠處,今年3月開始對外營業的橫石景區成了游客的另一打卡地,玻璃棧道、高空滑索、高空漂流3個項目都深受歡迎。 福建省橫石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湯振坤表示,犀溪村地處高速路口,交通便利,緊鄰狀元故里,旅游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最重要的是,犀溪的秀美山水太適合開展空中體育項目了”。 據悉,橫石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預計將在犀溪村投資1.7億元,建設玻璃棧道、高空滑索、高空漂流、“步步驚心”、高空自行車、“喊城”等多個項目。“雖然這些項目并不算新穎,但是因為犀溪的地理優勢,體驗感絕對不會遜色。”湯振坤表示,其余項目預計將在明年年初完工。 沿著山路走下來,可體驗的項目不少,而接近山腳處的“龍潭峽谷”景區也成了近期游客的另一去處,叢林穿越、彩虹草滑等項目人氣劇增。 “體育旅游市場潛能巨大,大家經營的項目不一樣,互相帶動、互相促進。作為景區經營者,我也期待犀溪旅游百花齊放。”湯振坤說。 輻射“文化游” 犀溪漂流、橫石景區、龍潭峽谷……體育旅游儼然是犀溪村一張亮眼的名片。犀溪村體育旅游路線備受追捧,也帶動西浦村的建設。 西浦村與犀溪村相連,是一個有11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該村狀元文化源遠流長,是南宋御賜狀元繆蟾的故鄉,歷朝歷代涌現出了2名狀元、18名進士,被譽為“狀元故里,進士之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北路戲”在這里傳承久遠,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筑、古文物保存完好,古柳、古橋、古民居構成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畫卷。 犀溪鎮黨委副書記陳柏東介紹,“廊橋水鄉、狀元故里”是西浦村的名片,目前西浦村推出了“狀元文化、北路戲文化、廊橋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旅游項目,深度挖掘狀元文化、鄉風民俗、家風家訓等文化精髓。 陳柏東表示,目前犀溪鎮已完成全域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未來還將著力建設西浦研學旅行基地,以“千年名村”西浦村的狀元文化底蘊為核心,以自然景觀為基礎,著力打造集勵學勵志、自然教育、木拱廊橋技藝傳承、北路戲傳承、紅色文化教育、紅領巾校外素質拓展等為一體的青少年研學旅行基地。 吃上“旅游飯” 犀溪漂流的旅游開發、建設、發展帶動了近200個當地勞動力就業,超過一半的當地村民加入旅游服務行業,開展農家樂旅游接待業務,促進村民增收。 隨著游客的增加,吃“旅游飯”的村民也有了更高追求。許多群眾自發學習“農家樂”管理模式,將家里的房子裝修成民宿,昔日的“農工”變成真正的“老板”。 同樣地,橫石景區也為犀溪鎮的村民提供了50多個就業崗位。“后續項目相繼完善,我們可提供的崗位還會更多。”在湯振坤看來,提供就業崗位只是扶貧中的一小步,把體育旅游業發展起來,帶動犀溪的農業、餐飲業、住宿業、零售業,讓犀溪的經濟發展起來,讓更多的百姓吃到“旅游飯”,才是投資者樂見其成的。 如今,對家鄉前景看好的人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西浦村2019年游客接待量達50多萬人次,旅游產值近億元,戶均增收約1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15萬元。 對于犀溪鎮的蛻變,陳柏東的感受最深。 2009年,他剛到犀溪鎮參加工作,那時候的犀溪交通不便,景美人少,經濟落后。“現在高速路口下來就可以抵達犀溪村,去西浦村也不過幾百米,鎮里的飯館、賓館、超市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少,但是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這都是旅游帶給犀溪的改變。” “通過發展體育旅游業,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人口發展鄉村旅游,擴大貧困人口農產品銷售,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們還在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服務品質,犀溪鎮政府希望把體育文旅產業做成民生工程、發展工程、幸福工程,真正助力鄉村振興。”陳柏東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