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美式抗疫加劇美國政經亂象
2020-11-26 17:22: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題:美式抗疫加劇美國政經亂象 新華社記者 黃河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作為全美唯一聯邦檢疫隔離單位,過去兩周已完全淪為“新冠大樓”,10層樓都用于治療新冠病例。這,只是全美疫情嚴峻形勢的一個縮影。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5日傍晚,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275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26萬例。擁有雄厚經濟實力和領先醫療水平的美國,如今卻成為世界上確診病例最多、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美式抗疫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叢生的亂象,更有亂象之下美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長期隱匿的沉疴痼疾。 疫情暴發以來,手握權柄的政客奉行政治優先策略,不斷貽誤戰“疫”時機。待疫情蔓延惡化,為掩蓋自身應對疫情失誤,他們又對內欺騙,對外“甩鍋”。公共衛生官員和醫學專家的觀點屢遭壓制,連敢于直言的美國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也因多次向公眾澄清真相而被當局限制在媒體上露面。 大選之年,疫情淪為黨爭工具。兩黨互相指責對方將疫情政治化。為拉選票,不顧衛生專家警告,接連舉行的大規模競選活動,加大了病毒傳播風險。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也因兩黨分歧難產,遲滯美國經濟復蘇步伐,加劇民生狀況惡化。 疫情暴發初期,美國當局為穩股市,人為淡化疫情影響。這種維護政績超過關心民眾安危的短視做法,加速了疫情在美國蔓延,最終使經濟遭遇重創。失業率高企、零售業和旅游服務業萎靡、消費疲軟等問題讓美國經濟復蘇舉步維艱。 在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為避免經濟滑坡影響政績,政客們又不顧專家反對,強行重啟經濟,致使病例大幅增加,疫情快速反彈,多家企業因病例暴增被迫重新關閉。今年7月,美國150多名醫學專家聯署公開信,呼吁美聯邦及各州政府決策者以生命為重,停止重啟經濟,重新部署抗疫。 疫情期間,聯邦經濟救助資金的使用也因缺乏公平透明而飽受爭議。上半年,美國國會推出“薪資保障計劃”,旨在為小企業支付員工薪資提供資金援助,避免其破產裁員。然而民眾很快發現,這筆“救命錢”竟有不少流入了大企業口袋。另一項名為“關懷行動”的項目,其資金主要是幫助財政困難的公立大學和非營利學校,結果一些“精英”名校也收到了大量資助。 疫情帶來病痛死亡、經濟壓力,也無情地戳破了美式人權的謊言,種族歧視、階層對立、貧富分化等問題在疫情下凸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顯示,非洲裔美國人的確診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分別是白人的2.6倍、4.7倍和2.1倍,拉丁裔的相關數據分別是白人的2.8倍、4.6倍和1.1倍。原因是,少數族裔“多從事底層且衛生保障不完善的工作、生活環境更加惡劣以及醫療保險配備不齊全”。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疫情正拉大美國社會業已懸殊的貧富差距。美國政策研究所6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億萬富翁財富總和達3.5萬億美元,比3月的數據增長5650億美元。另一方面,美國醫療費用高昂,醫療體系改革屢屢受挫,嚴重不均的經濟收入和醫療資源分配,使得美國底層民眾面對疫情束手無策。這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社會的階層極化和對立情緒。 隨著寒冷天氣的到來,美國疫情形勢愈加嚴峻,能否采取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不僅事關疫情的防控和美國民眾的安危,也關系到美國經濟復蘇和社會發展,成為難以回避的課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