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輕騎兵”展魅力
2020-12-03 11:33:5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柳綠 我來說兩句 |
接地氣,有人氣 只要有時間,大廠評劇歌舞團團長趙德平就一頭扎進群眾當中,搜集農村逸聞趣事,了解群眾喜怒哀樂,為新作品積累素材。 “一部好的作品不僅要有好的構思,更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我們決不能有半點糊弄農民群眾的想法。”趙德平說。30多年來,趙德平和他的歌舞團創作了反映農村火熱生活的八臺大戲和近百個小戲、小品。 作為發源于農村基層的文藝院團,天津評劇院三團堅持反饋服務農民群眾,近年來,接連創作了《山村日月明》《咱們村里的新鮮事兒》《非常媽媽》等評劇作品。 “這些作品取材山村真實生活,說的就是村民自己的身邊事、身邊人,代入感強,很容易引起共鳴。”該團團長王秋明說。 “只要作品好,不愁沒觀眾。”回想起2019年文化下鄉惠民演出時一幕幕火爆的場景,王秋明感嘆道。 文藝作品接地氣,演出自然有人氣。寧夏銀川市鳳城實驗秦腔劇團團長王長生對此也深有同感:“有次在一個移民村表演,突然下起大雨,我和老鄉們說,你們先回去,下次我再給補上,可是他們不走,堅持把戲看完。” “百姓的需要和認可,是劇團和演員們走下去的最大動力。”王長生動情地說。 去基層,大舞臺 “扎根基層,服務百姓”,一些文藝院團并沒有固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紛紛面向基層文化需求“走出去”“走下去”。 雖然只是一家縣級劇團,但在趙德平帶領下,大廠評劇歌舞團將舞臺搭在了京津冀以及海南、新疆、陜西、寧夏等地田間地頭、百姓家門口,給億萬觀眾送去了歡聲笑語。而“大廠評劇歌舞團”這個名字也享譽全國。 “由于節目精彩、接地氣,我們從不愁市場,往往年初就接下大半年的演出訂單。2019年,我們舞臺演出200場,其中一多半演出在農村和基層。”趙德平自豪地說。 除了每年承擔大量的惠民演出任務,天津評劇院三團也積極“走出去”,利用余暇時間主動服務京津冀農村地區群眾,足跡遍布房山區、平谷區、懷柔區、三河市的十幾個地方。 “要想被更多的人認可,贏得更大的市場,必須‘走出去’,外面的舞臺更大,天地也更寬。”王秋明堅定地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