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將證券監管政治化損人害己
2020-12-04 07:53:42? ?來源:劉亞南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紐約12月3日電 題:將證券監管政治化損人害己 新華社記者 劉亞南 繼美國參議院今年5月通過所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后,美眾議院2日也通過了這一明顯針對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法案。法案一旦經美國總統簽署生效,受到威脅的將是中國多家在美上市公司,但同時也將損害美國資本市場的聲譽以及美國投資者的利益。美方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終將損人害己。 該法案帶有明顯歧視性,是對中國企業的政治打壓。該法案要求,外國發行人如果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對會計師事務所的檢查要求,其證券禁止在美交易。 分析人士認為,該法案盡管適用于任何國家的公司,其目的卻是針對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中國石油等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均按照美國相關法律和規則要求編制財務報表、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美國監管機構暫不能檢查為在美上市中企提供審計服務的中國會計師事務所,這實際上是跨境監管合作領域的問題。但該法案并非基于證券監管的專業考慮,也無視中美雙方監管機構長期以來努力加強審計監管合作的事實,部分條文內容更是直接針對中國,政治打壓的意圖明顯。 該法案在金融監管領域加入政治性、歧視性內容,不僅損害金融監管立法的中性原則,更損害美國資本市場的聲譽和地位。法案在眾議院通過后,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立即表達了不滿。因為優質上市公司是各國資本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一旦法案導致中國公司撤離,引發大量資本流動,美國兩家證券交易所將遭受重大打擊,美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也將被削弱。 該法案打著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旗號,卻對投資者利益構成巨大風險。來自中國的上市企業是美國股票市場最重要的外國上市公司群體之一,總市值超萬億美元。但該法案為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設置種種障礙,可能迫使中企改變上市地點撤離美國或選擇私有化,這些都將損害投資者利益。英國安本標準投資公司警告,如果法案迫使一些中國公司私有化,這將給投資者帶來負面影響。 在資本市場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中企在美上市是市場自由選擇的行為,也是互利共贏之舉。希望美方放棄政治偏見,與中方一起就加強跨境監管合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議題加強對話溝通,為外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 |
相關閱讀:
- [06-29] 巴基斯坦證券交易所大樓遇襲多人死傷
- [03-23] 美聯儲宣布將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支持市場平穩運行
- [03-17] 菲律賓證券交易所暫停交易 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 [11-26] 嘉信理財宣布以260億美元全股票收購德美利證券
- [01-08] 美國一些金融企業宣布擬聯合成立新證券交易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