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劇2020:討論“三十而已”發現“隱秘角落”
2020-12-28 07:07:50?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
特殊的2020年,也是若干年來國產電視劇市場最受關注的一年。 上半年宅家抗疫,電視之于家庭的地位重回,以各類電視劇、網劇為代表的文化產品充當了穩定生活、紓解焦慮的重要載體,“追劇”作為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半年恢復生產生活,受到疫情影響的制播市場爆發式地釋放作品,臺網兩端半年內推出的劇集幾乎消化了一整年的規模。無論主客觀原因,打在今年國劇市場上的追光無疑是近年之最,但也因這種空前的關注度,國劇的2020年顯現出復雜性。 《三十而已》《隱秘的角落》《安家》等劇表現出很高的國民度,加之一系列新現象的涌現,國劇大盤保持了一定進步。同時,兩組具有張力的矛盾關系也愈加鮮明地表現出來:一方面是頭部劇和長尾劇的二八效應進一步凸顯,令市場開始反思更大多數的“沉默劇”該何去何從;另一方面是精品劇和話題劇之間有分野,并足鼎立的內容生產能力與傳播能力或將重塑市場結構。 《在一起》表現可圈可點《隱秘的角落》可稱年度作品 “守正”和“創新”,是理解2020年國劇市場的一體兩面。前者是政策引導下的積極實踐成果,有值得期待的發展增長空間;后者呈現市場自覺的觀念實踐。兩者并不孤立,有益互動。 以《在一起》為代表的時代報告劇亮相,展示出文藝作品書寫時代的品格和視野。處理好宣傳工作和文藝創作的關系,主旋律作品同樣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社會影響。盡管開播前富于爭議,迅速響應、聯合創作而來的《在一起》用可圈可點的表現回應了社會期待。盡管也有《最美逆行者》等同類題材作品受到詬病,但時代報告劇值得我們抱以審慎態度持續觀察。 另一個頗具規模的現象,是劇集精品化策略的實質性推進。近些年在趨利氛圍下“爛劇”層出不窮,劇集創作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發展存續。以更為市場化的網劇市場為代表,今年誕生了一大批精品力作,把曾經過度市場化的網劇從偏差路徑上以點帶面地回拉了一些。 精品化效應之下,短劇成為創作新風向,回應著近些年動輒七八十集規模的長劇“陷阱”,更是對資本邏輯驅動下包括“注水劇”在內的不良行業現象的有力反駁。以《我是余歡水》為代表的十余集小體量作品走熱,反向推進著劇作和制作能力的提升,無疑是好事一樁。 機制更靈活的互聯網視聽業,立足于非線性的內容集納播映特點,打出“廠牌化”發展的戰略概念,以“迷霧劇場”為代表帶來積極反響,其中不乏《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十日游戲》等高流量、高口碑的精品之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懸疑劇長期在政策和市場偏好的“夾縫中求生”,《隱秘的角落》等作品以較為出色的表現打破近十年來懸疑劇產生頭部熱度的空白,《隱》劇毫無疑問堪稱年度代表作。 伴隨而來的則是類型劇在今年的蓬勃生長之姿。作為黑馬題材的懸疑劇自然最顯著,除了上述作品外,關切女性現實題材的《摩天大樓》《白色月光》等也有亮色。此外,公安題材劇《三叉戟》穩健扎實,年代劇《鬢邊不是海棠紅》《隱秘而偉大》各有質感,《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風犬少年的天空》《棋魂》等青春題材劇以小見大、溫情款款,《重啟之極海聽雷》第二季、《龍嶺迷窟》等盜墓題材改編劇不再是攫取流量和市場紅利的代名詞……種種探索,雖未盡善盡美,但在各維度上皆有涉獵觸及,正逐步勾畫著一個更成熟的劇集工業生產體系。 當然,除了內容層面的探索,網絡視聽業也進一步展現出對商業運營模式的調適靈活度。《人間煙火花小廚》拿到破億的分賬份額,為分賬劇模式探索傳遞積極信號;“超前點播”機制從爭議走向常態化,得益于更多優質內容的加持,這從“迷霧劇場”、《傳聞中的陳芊芊》等垂類劇集可觀的收益數據中可以管窺一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