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加納使館臨時代辦: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2021-01-04 17:26:03?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人民網阿布賈1月2日電 (記者 姜宣)近日,加納通訊社、《每日寫真報》、《商務金融時報》、加納網、金街商務網、首頁網等加納主流媒體刊登中國駐尼日利亞使館臨時代辦朱憬署名文章《中國新五年規劃擘畫未來15年發展藍圖》,介紹了“十四五”發展規劃,展望未來中非合作前景,引發加納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全文中文譯文如下: 2020年是人類歷史進程中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一年。新冠疫情引發全球性危機,世界經濟增長掛上“倒車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橫行,人類面臨空前風險挑戰,國際形勢進入動蕩變革期。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日趨復雜的外部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率先控制疫情,率先開展抗疫合作,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恢復經濟增長。脫貧攻堅歷史使命將如期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在望。 ——過去五年的“中國奇跡” 前不久,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到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擘畫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6.7%,國內生產總值人均突破1萬美元。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15.3萬億美元)。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0%。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 中國的發展是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化,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增多的背景下取得的,是中國人民篳路藍縷、艱苦奮斗得來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取得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中國人民將沿著這條道路堅定不移走下去。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國發展的根本目標是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想威脅誰、挑戰誰。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無論自身如何發展,中國永不稱霸。中國是各國的伙伴而不是對手,中國發展對世界是機遇而不是威脅。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 “十四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中國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長時期,中國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 中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這是立足中國自身發展階段和發展條件,充分考慮經濟全球化和外部環境變化所作出的戰略抉擇。是主動作為,不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不是權宜之計。強調的是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國內經濟的單循環,更不是關起門來搞封閉運行。 ——中國新發展藍圖將給世界帶來新機遇 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需求。許多國際機構預計中國將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今年中國商品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6萬億美元。中國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中國超大型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讓中國的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 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同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中國將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與各國一道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將繼續堅持多邊主義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健康、數字、綠色絲綢之路,惠及造福更多國家和人民。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闊步前進。中國將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真心誠意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1年對中非關系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在中非合作論壇和“一帶一路”框架下,以論壇塞內加爾會議為契機,推動論壇北京峰會和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成果落實,在抗擊疫情和經濟復蘇等領域進一步深化與非洲各國合作,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