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日本導演的《后疫情時代》為何引發廣泛共鳴
2021-01-11 14:51:1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題:日本導演的《后疫情時代》為何引發廣泛共鳴 新華社記者鄭漢根 最近,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后疫情時代》在中日兩國引起熱烈反響。紀錄片如實呈現中國社會一邊防控疫情,一邊有序復工復產等情況,引發中國網友深深共鳴和紛紛點贊。 很長時間以來,尤其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利用自己掌握的話語權,極力歪曲和抹黑中國,企圖誤導國際輿論。竹內亮也看到了這些對中國的偏見和污名化,“我正是希望他們能客觀看中國,所以才想到策劃這部紀錄片?!?/p> 尊重事實,是任何一個稍有理性的人面對世界時都應有的基本態度。客觀評價中國,幫助西方社會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這樣的努力值得肯定。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日前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很關心人民福祉,可能比美國政府對人民福祉更有責任感。不久前,美國電視制片人喬希·塞利格根據親身經歷和感受,在美國雜志上發表文章《我喜歡中國的十件事》,列舉了中國人的謙虛、耐心、敬老等優良品格,以及在基建、脫貧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政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寧可暫時犧牲經濟發展,也要采取果斷措施控制疫情;中國政府帶領全國人民持續推進脫貧攻堅,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中國政府很關心人民福祉”,“中國在基建、脫貧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這些評價建立在事實基礎上,不僅廣大中國人民真切認同,任何對中國有一定了解的外國人士也都認同。這樣的真實信息,應當更多地傳遞給西方社會。 百聞不如一見。有些人沒有到過中國,或者沒有深入了解過中國,僅憑一些西方媒體幾十年如一日的成見來看待中國,他們看到的,只能是一個被扭曲的中國?!拔抑幌嘈盼以敢庀嘈诺摹?這樣的態度注定無法找到關于中國的真相。竹內亮和喬?!と竦韧鈬说脑u價基于自身經歷,相較于那些對中國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就評價中國,以及那些戴著有色眼鏡評價中國的言論,哪個更客觀,不言自明。遑論那些為了遏制中國而刻意抹黑中國的言論了。 面對類似新冠疫情這樣的嚴峻挑戰和其他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難題,各國相互借鑒交流經驗十分必要。竹內亮說,中國不僅很好地控制了疫情,經濟還開始強力反彈,他拍攝紀錄片《后疫情時代》也是想把這個事實分享給其他國家,“因為如何一邊控制疫情、一邊恢復經濟是全世界都在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而要實現相互借鑒,真實地互相了解無疑是第一步。竹內亮的努力正是架起了各國相互了解的橋梁,十分可貴。 中國不需要溢美之詞,只需要平等的目光和如實的評價,只需要一份真實報道和講述中國的良知。西方世界對中國巨大的“理解赤字”亟須消解。期待更多的外國媒體和人士走進中國,感知中國,把更多的真實見聞和中國人的真實情感傳遞給世界。 |
相關閱讀:
- [01-04] 展望后疫情時代科技創新“新趨勢”
- [12-07] 通訊:做好國內游“小蛋糕” 建立多元生活基地——泰國酒店業另辟蹊徑建立后疫情時代新業態
- [11-25] 韓國企業家期待后疫情時代的中韓經貿合作
- [11-13] 專訪:后疫情時代歐中全球治理合作前景廣闊——訪巴黎和平論壇主席拉米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