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陷落”將美式民主拉下山巔(環球熱點)
2021-01-14 11:11: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大批示威者暴力沖擊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正在開會的議員們驚慌地緊急撤離,警察們持槍并用催淚瓦斯驅趕人群……近日,這樣的一幕發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大廈。相關視頻和照片迅速傳遍全球,世界親眼目睹美國政治的又一亂象。 當槍聲、口號聲、打砸聲響徹國會山,這一美國自詡的民主道德高地遭受重創。國會眾議院講臺上的銘文——“團結、正義、寬容、自由、和平”成為一句空話。有美媒驚呼,“暴力、混亂和破壞動搖了美國民主的核心”,“美國政治體系可能已經受到永久損害”。 ◆暴 亂◆ 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美國首都華盛頓,一群示威者高呼口號,揮舞旗幟,強行越過警戒線沖進國會大廈,向正在進行大選投票結果認證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施壓。據美媒報道,示威人群砸破門窗玻璃,還爬上國會外墻,與國會警察發生了激烈的肢體沖突,現場曾傳出槍聲。國會警察緊急疏散議員,選舉人票認證過程一度被迫終止。 經歷數小時混亂后,國會復會。6日晚,華盛頓已經開始宵禁,但國會大廈附近仍聚集著大量示威者,與警方對峙。7日,示威人群又聚集在林肯紀念堂外抗議。截至目前,該事件已造成6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這場發生在美國總統權力交接前夕的“國會陷落”大戲,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發生在華盛頓的一切,絕不是美國。”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講話中用英文說。根據美國國會歷史協會資料,這是國會大廈1814年遭英國軍隊縱火以來,遭遇到的最嚴重沖擊。但這一次,攻入國會山的不是外敵,恰恰是美國人自己。 歐美媒體發出感嘆:所謂“世界民主的標桿”,到底怎么了?英國《衛報》評論稱,美國民主正處于危險之中。《紐約時報》指出,這是對美國麻煩不斷的民主形象的“粉碎性打擊”。 歐洲領導人近期也密集表態。英國首相約翰遜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國國會暴亂”是可恥場面,“美國在世界各地主張民主。現在至關重要的是要實現和平有序的權力交接”。德國首相默克爾表示,民主的基準是選舉后有贏家,也有輸家。雙方都必須恰如其分負責任地參與其中,讓民主本身成為贏家。挪威首相索爾貝格指出,“華盛頓特區的場面,是對民主不可接受的攻擊”。 ◆撕 裂◆ “從表面上看,國會事件是美國國內一派人因拒絕接受大選結果而發起的一次極端性行動。從本質上看,這反映了美國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已經導致了社會極度分化和撕裂。”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在政治亂象發生的同時,美國國內嚴峻的疫情形勢再次拉響警報。據美國疾控中心消息,截至1月8日,美國近7日平均日增新冠確診病例超過24.8萬例,平均日增死亡病例近3000例,兩項數據均創美國新冠疫情以來新高。一些公共衛生專家擔心,美國國會暴亂事件可能引發新冠病毒“超級傳播”事件。 “疫情加劇了美國已經存在的不平等、種族、醫療、極端政治分化等問題,但這還不是全部。政治人物的民粹主義為了一己私利鼓勵墮落和腐敗,讓美國的民主也變得極度混亂。”西班牙《阿賽貝報》指出,美國處于一個極度混亂和充滿暴力的選舉周期之中,民主更像一觸即發的火藥桶。“2021年,我們不只是談論一群爭吵的美國政治精英,而且是一個對其管理機構和公共生活尊嚴完全失去尊重的瘋狂國家。”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國會暴亂事件相當程度上與近年來國內兩黨政治的極化環境存在密切關聯。調查數據顯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中相互“極度討厭”的人數比例從25年前的16.5%上升至當前的80%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向本報記者指出,此次國會亂局中,一些美國政客煽風點火,利用國內政治極化為自己收割政治資本。而精英層的極化正加速向社會層面傳導,闖入國會山的示威者不僅在抗議大選結果,也借此發泄對諸多社會問題的不滿。“兩黨政治斗爭在疫情和大選雙重因素的刺激下愈演愈烈,進一步擴大了美國社會的分裂。” “美國的民主制度‘命懸一線’。”法國《觀點》周刊刊登評論稱,在美國內部,多年來技術官僚結構和金錢在選舉活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這削弱了美國民主,也削弱了主權屬于人民的感覺。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國際法教授埃萬德羅·卡瓦略認為,美國的民主危機體現在政客們制定的政策與人民真正的需求割裂,實際上也增加了社會的不平等和排他主義。 ◆丑 陋◆ 不斷攀升的新冠死亡人數、“我無法呼吸”的悲慘呻吟、沖向國會山的示威人群……去年以來,美國社會的種種亂象讓這座所謂全世界的“自由燈塔”暗淡無光。近日,有美媒一針見血地發問:“美國現在還有什么資格對別國的民主指手畫腳?” “一系列事件揭露了美國自身的丑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英國學者馬丁·雅克直言,美國政治亂局遠未結束,它帶來的后果將越發明顯。美國社會的分裂與迷茫,將極大削減美國的世界影響力。 在蘇曉暉看來,美國一向以“民主樣板”自居,以“教師爺”的姿態對其他國家的政治制度指指點點。但其在抗疫、縮小貧富差距、消解種族歧視等國內問題上應對不力,充分暴露了體制的弊端。過去幾年,美國政府奉行“美國優先”政策,也沒有很好地適應外部世界的變化。“在此情況下,一些政客不思解決問題,反而借此撈取私利。他們秉持著‘美國生病,其他國家吃藥’的思路,一味‘甩鍋’推卸自身責任,更使美國的國際形象大打折扣。” 袁征指出,美國的一些價值觀,即所謂的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核心理念,是西方世界價值觀的集中代表。當今的國際秩序,也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主導建立的,其中體現了許多西方的價值觀。多年來,西方發達國家不遺余力地向第三世界推行這套價值觀。“如今,美國政治亂象叢生,不僅嚴重損害美國的國家形象,也是在打整個西方世界的臉,同時讓人們對西方價值理念產生了疑問。這對于整個西方世界來說,都是一次強烈的沖擊。” 近期,某知名國際政策咨詢機構給出了關于2021年世界面臨的政治風險的預測,把“分裂的美國”作為風險的第一位。在蘇曉暉看來,這說明美國國內的一系列動向很可能會投射在外交安全政策方面。對西方世界來說,一個分裂的美國在沖擊它們的信心,包括制度上的信心,其承擔的責任可能會越來越少。這樣的美國,將會對西方體系以及西方希望構建的國際秩序產生負面影響。 |
相關閱讀:
- [01-14] 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條款
- [01-13] 美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提交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條款草案
- [01-12] 美國會眾議院民主黨人提交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條款草案
- [01-12] 美國會議員避亂時可能接觸新冠感染者
- [01-12] 美調查至少25起沖擊國會涉恐案
- [01-11] 直擊被暴力沖擊后的美國國會大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