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新冠疫情推動美國消費電子展變革
2021-01-14 15:21:0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洛杉磯1月13日電 通訊:新冠疫情推動美國消費電子展變革 新華社記者譚晶晶 黃恒 消毒機器人、增強現實模擬滑雪眼鏡、精確監測嬰兒睡眠的“哄睡神器”……這些來自全球的最新科技產品不是展示在拉斯維加斯可容納數萬人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會場,而是亮相在首次推出的CES線上“數字展廳”。 11日,2021年CES在線上開幕,這是CES創辦50多年來首次以網絡虛擬形式舉辦。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業盛會之一,CES一直是科技領域的開年重頭戲,每年吸引全球眾多企業參展。新冠疫情不僅改變了CES的舉辦方式,也催生了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 新形式 今年展會上,主辦方在官網上打造了一個多媒體“數字展廳”,以17種語言介紹展會情況。參展企業在線展示各領域的創新技術和產品,并與合作伙伴及與會者在線交流互動。 展會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主席加里·夏皮羅告訴新華社記者,打破“邊界”、增強“互動”、隨時“回看”是首次網絡展會的特點和優勢。通過主辦方提供的數字化平臺,參展企業自行設計其展示的內容和方式。身處世界各地的與會者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關注的主題和領域,與參展企業在線互動、觀看產品發布、參與在線論壇等。此外,“數字展廳”上的所有發布、主旨演講、論壇等內容都將保留至2月15日,方便“回看”。 參展意大利企業Flywallet創始人洛倫佐·弗羅利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有不少媒體和展商通過虛擬展廳、線上會議室與其聯系,了解其新發布的指紋驗證付款設備,這種溝通形式“安全而高效”。 受疫情影響,今年參展企業銳減,從去年約4500家減至今年約1900家。美消費技術協會市場研究副總裁史蒂夫·凱尼格坦言,數字展會的吸引力不可與往年的實體展會同日而語,不能重現傳統展會的場景,只能通過網絡形式來重新構想。 新趨勢 疫情并未影響科技創新。今年展會上,仍有諸多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令人耳目一新。除了5G、人工智能、汽車技術等傳統熱點領域,數字醫療、機器人、智慧家居、遠程辦公等領域成為新趨勢和熱點。 可在商店、醫院等場所應用的消毒機器人、按癥狀分發病人的自助系統、緩解精神壓力的腦電圖光生物調節治療儀、增強現實模擬滑雪眼鏡、高性能云計算處理器……各類與醫療健康、智慧家居、遠程辦公相關的新產品、新方案成為今年網絡展會上的亮點。 專注感應技術的科技企業MorpheusTEK發布了一款可360度監控人流量和社交距離的新系統,運用人工智能及全自動體溫監測等技術來監控建筑內的人流和社交距離,可應用于辦公及公共場所,確保員工和公眾健康安全。 這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菲爾·亨尼西告訴新華社記者,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減少病毒感染風險很關鍵。類似新技術能幫助準確監控人員流動情況,以便采取相應措施來確保安全。 新機遇 疫情沖擊下,全球多國經濟遭受重創,許多科技企業也經歷了嚴峻挑戰。一些企業在疫情中化危為機,開拓創新。 “疫情帶來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遠程辦公。全球大量企業將辦公形式轉移到線上。如何與同事、客戶更好地在線溝通,成為很重要的需求,這也讓我們看到新的機會。”專注培訓技術研發的荷蘭科技企業DialogueTrainer首席執行官米希爾·許爾斯貝亨告訴新華社記者。 這家公司開發了一款“在線溝通模擬器”,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模擬各種溝通場景和可能出現的專業問題,幫助企業培訓和改善員工在線溝通能力。 疫情給餐飲業帶來巨大沖擊,目前美國仍有許多地區禁止在餐廳堂食,但這也為餐飲配送行業帶來新機會。總部位于洛杉磯的初創送餐公司DiNG推出一款創新型在線點餐平臺,以簡化的點餐流程、算法搭配結合安全高效的配送方式,優化用戶的外賣體驗。 “疫情使外賣點餐需求激增,如何提高點餐和送餐效率、打造新穎的點餐體驗、同時保護顧客隱私和確保食物安全,這些都是我們專注創新的方向。”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陳家陽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經濟最困難的時候,往往是科技創新最強勁的時候。期待CES上的創新技術、創新產品繼續帶給全世界驚奇與希望。”凱尼格說。 |
相關閱讀:
- [01-14] 綜合消息:非洲新冠確診病例超310萬 多國推進疫苗接種計劃
- [01-14] 騰床位 英國政府考慮讓新冠患者提前出院
- [01-14] 土耳其衛生部長接種中國新冠疫苗
- [01-14] 英國單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數創新高
- [01-14] 世衛組織: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90335008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