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2021-01-18 08:4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生態興則文明興。面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日益嚴峻的全球問題,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其他國家團結合作、共同應對,特別是支持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積極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從2016年起,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啟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幫助發展中國家能源轉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本地化設計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新年剛過,多米尼克人麥金太爾農場里的兩個新大棚就投入了使用。“大棚材料是針對當地氣候特制的,能抵御普通風暴,而且造價適中。”中國援多農業技術合作項目組組長孫浩杰告訴記者,“我們希望幫助多米尼克推廣設施農業,降低暴雨、強光照和病蟲害等氣候環境因素給當地農業帶來的風險。” 東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克是熱帶風暴的重災區。2017年,罕見的超強颶風“瑪麗亞”重創多米尼克后,該國提出要建設世界上第一個適應氣候變化的國家。 中國援多醫院改擴建項目負責人江威是“瑪麗亞”颶風的親歷者。“颶風過后,我們已建成的兩幢樓主體結構安然無恙。之后,我們進一步提高建筑抵御極端氣候災害的能力。”建設團隊給房頂增加了鋼筋混凝土屋面,大大提高了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又加強門窗防護,使用加厚玻璃,增加通風口等。 2019年,醫院第一階段工程正式移交,并啟用新名字“中多友誼醫院”。醫生瑪利亞看到醫院的新樓,感覺“開心又安心”。她說,中國通過援助農業技術、建設社區醫療中心等,積極支持多米尼克發展,“多米尼克人永遠珍視與中國的友誼。” 產業化發展助力打造綠色經濟 30多歲的奧斯曼來自埃塞俄比亞東部的本尚古勒—古馬茲州。他參加了“東非竹業發展項目”培訓,“以前我們只知道竹子能建房子、編籬笆,現在了解到竹子能做的可多了。竹竿可以加工成手工藝品,竹葉可以當作牲畜的飼料。” 這一項目成立于2016年,經過國際竹藤組織協調,中國、荷蘭與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烏干達等東非三國開展國際合作,發展當地竹產業。竹子不僅可以制成竹炭,更可用于材料工業、建筑涂料加工、食品工業等,具有重要的生態和經濟價值。埃塞俄比亞政府希望通過發展竹產業,促進綠色經濟發展,應對環境退化和消除貧困。 中國積極推動竹產業發展,在竹價值鏈發展、產品設計、市場和標準化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埃塞俄比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阿勒備爾·莫吉表示,“埃塞竹產業在促進經濟發展、造福人民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得益于國際竹藤組織和中國政府的支持。” 阿迪蘇·海魯是一名制作竹家具的巧匠,也是竹產業發展的受益者。“我從中國的竹木工匠那里學到了不少新技術,對行業發展也更有信心了。” 據悉,埃塞政府正致力于開發出適合竹子種植的400萬公頃土地,進一步推動竹產業發展。埃塞俄比亞環境森林氣候變化委員會副專員阿托·凱貝德認為,竹資源的培育與利用對于幫助埃塞履行環保承諾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式開發推進清潔能源轉型 在廣袤無垠的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平原,隆隆機器聲中,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施工。這是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建的圣克魯斯省孔多克里夫和拉巴朗科薩水電站項目(簡稱“孔拉水電站”)。這座位于世界最南端的水電站建成后,將為阿根廷清潔能源建設和當地綠色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長期以來,阿根廷國內主要依靠火力發電,清潔能源發電占比偏低,給環境保護和生態發展帶來巨大負擔。為了擺脫對火電的過度依賴、改善能源供給結構,阿根廷政府積極推動本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力求實現2025年時可再生能源消費占比增加至20%的目標。 作為中阿最大的雙邊合作項目,孔拉水電站也是阿根廷迄今最大的能源建設項目,建成后年平均發電量將達49.5億千瓦時,能滿足150萬戶家庭的日常用電,可減少碳排放135萬噸,每年還將為政府節約高達11億美元的燃油進口外匯。 項目建設過程中,中方建設團隊對環境和生態保護高度重視,嚴格履行水土保持及動植物保護責任,推行綠色設計,最大限度節能減排。“水電站建設時刻踐行著綠色理念。”水電站技術代表埃德瓦多·維亞介紹道。在水電項目的運行和維護階段,仍將持續實施相關環境監控機制,提升當地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
相關閱讀:
- [12-29] 2020年,氣候變化加重氣象災害
- [12-18] 拜登宣布應對氣候變化團隊主要成員人選
- [12-15] 法國擬就是否把應對氣候變化寫入憲法舉行全民公投
- [12-14] 第一報道 | 應對氣候變化 這份中國方案贏得世界廣泛贊譽
- [10-07] 美國的氣候變化“雙標”鬧劇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