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損反應堆輻射極強 福島核電站報廢又要延期?
2021-01-28 08:09:1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日本即將迎來“3·11”大地震及海嘯發生十周年之際,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多座受損反應堆建筑輻射極強,加大從反應堆中取出乏燃料棒(使用過的核燃料棒)的難度,可能導致福島核電站報廢作業進一步推遲。 據《東京新聞》27日報道,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一個調查小組26日發布這份報告。福島1號機組包裹反應堆壓力容器的混凝土安全殼頂蓋在氫氣爆炸中移位掉落,2號和3號機組的頂蓋保持原位。這些頂蓋由3層鋼筋混凝土制成,每個直徑約12米,重約465噸。 調查報告估計,1號機組安全殼頂蓋上附著的放射性銫活度在100萬億至200萬億貝克勒爾,2號機組為2萬萬億至4萬萬億貝克勒爾,3號機組為3萬萬億貝克勒爾。 共同社解讀,福島核事故發生時,1號至3號機組內的放射物活度估計總計70萬萬億貝克勒爾。這意味著大約十分之一的放射物殘留在反應堆的安全殼頂蓋上。 安全殼頂蓋附近的輻射量同樣驚人。其中,2號機組建筑的最大輻射值達每小時10希沃特。人暴露在這種強度的輻射中,大約1小時就會死亡。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正在推進福島核電站報廢作業,取出乏燃料棒被視為“最難關”。4座機組中,受損較小的4號機組已于2014年12月全部取出乏燃料棒。按照日本政府和東電設定的報廢時間表,應在2031年取出所有乏燃料棒,在2041年至2051年完成報廢。 最新調查結果無疑加劇取出乏燃料棒的難度,意味著難以通過打開安全殼將乏燃料棒取出。《東京新聞》解讀,日本政府和東電將不得不修改報廢時間表。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造成福島核電站斷電,三座機組相繼堆芯熔毀,大量放射物泄漏。 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調查小組負責分析福島核事故,2014年10月發布調查結果。最新報告匯總2019年9月以后調查結果,篇幅326頁。(劉秀玲)(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08-20] 阿聯酋首座核電站首次并網發電成功
- [08-03] 阿聯酋首座核電站投入運營
- [03-04] 家園解禁!福島核電站周邊部分地區解除避難指令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