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丨美西方炮制“強迫勞動”謊言就是在演戲
2021-01-30 15:35:5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
“勞動者的馕香”是中國新疆地區一句俗語,表達了好日子要靠自己雙手去創造的意思。然而,到了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的口中,“為了幸福的奮斗”卻變了味道。他們把新疆維吾爾族民眾正常的外出務工歪曲成所謂的“強迫勞動”,企圖挑撥中國民族關系,抹黑和阻撓新疆發展,為此不擇手段。 “添油加醋、刻意刪減、壓低聲音說話,感覺一切充滿了陰謀,和演戲一樣”。近日,美國國際問題專家埃納爾·唐恩看了《紐約時報》在新疆奎屯市拍攝的視頻報道后做出這樣的評價。通過陰森的濾鏡和“偷拍”的視角,該報道營造出所謂維吾爾族民眾“被迫工作”的場景,實際卻是電影特效。 不只如此。一些拿著反華“金主”資助的西方智庫學者,不斷炮制所謂新疆“強迫勞動”報告,肆意抹黑新疆勞動就業保障工作。 比如,2020年3月,受美國政府操縱的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就發布一份報告,誣稱數萬名新疆民眾被轉移到中國內地工廠“強迫勞動”。結果外界分析發現,該報告采用了移花接木、斷章取義和歪曲事實等低劣手法。比如,報告僅憑在衛星圖像上看到當地學校和工廠有保安亭和圍墻,就推導出存在“強迫勞動”這一荒謬結論。這正如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灰色地帶”經過調查發現的事實:所謂“強迫勞動”報告不過是美澳反華勢力精心策劃的公關活動。 撕開假象,新疆民眾勞動就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不妨用數據說話。 根據公開資料,新疆曾是中國集中連片特困區,2014年當地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為313.18萬人,其中南疆四地州更是中國確定的深度貧困地區。為了幫助民眾過上穩定體面的生活,新疆當地政府把促進就業作為最大的抓手。在勞動就業過程中,各族勞動者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職業與就業地點,與有關企業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獲取相應報酬。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9年,新疆的勞動就業總人數從1135.24萬人增加到1330.12萬人,增長17.2%。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政策及實踐不僅符合中國憲法法律,也符合國際勞工和人權標準,試問何來的“強迫勞動”? 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教培中心的結業學員麥麥提尼亞孜·依明尼牙孜說:“我們從來沒有聽說誰從教培中心結業后被強制去摘棉花了,而且現在科技這么發達,根本用不了大量拾花工,不知道這些謠言他們是怎么捏造出來的?” 事實上,新疆各族民眾外出務工是他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據不完全統計,到外省(市)轉移就業的新疆籍勞動者人均年收入約4萬元,與就業所在地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相當。在疆內轉移就業的勞動者人均年收入約3萬元,遠高于在家務農收入。在就業扶貧等多項舉措的帶動下,2020年11月中旬,新疆全部實現脫貧。 新近公布的數據顯示,新疆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5年增加6986元,年均增長7.2%,高于GDP年均增速1.1個百分點。這充分表明,新疆民眾正享受發展的果實,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這也讓美西方一些反華勢力絞盡腦汁炮制的涉疆謊言愈發荒謬可笑。 近日,一位維吾爾族姑娘通過自拍視頻,以本民族諺語喊話詆毀新疆發展的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狗在吠叫,駱駝依然前行”。顯然,一切攻擊抹黑都抹殺不了新疆繁榮穩定的事實,更阻擋不了中國發展的腳步。謊言就是謊言,唯一的歸宿就是歷史的垃圾桶。(國際銳評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