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逆差創新高意味著什么
2021-02-09 15: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上周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2020年貿易逆差創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新高。這不僅意味著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徹底破產,也提醒美國新一屆政府,用加征關稅來解決貿易不平衡,只能是死路一條。 美國商務部2月5日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貿易逆差達6787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17.7%,創2008年以來新高。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媒體認為,貿易逆差的大幅增長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地采取關停和限制措施,削弱了全球的商業和消費者活動。 不過,美國新政府首次公布的貿易數據具有更深的意蘊:特朗普政府在過去4年對來自全球的數千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并未對美國貿易逆差產生預期中的作用。美國巨額貿易赤字的產生是其經濟結構作用的結果,不能簡單歸咎于經濟全球化和主要貿易伙伴。 過去4年中,特朗普政府把消除貿易逆差作為其重要施政目標之一,宣稱貿易逆差阻礙了經濟增長,并導致美國相對于其他國家處于劣勢。但是,美國巨額貿易逆差成因復雜,與美國的政策取向、貨幣地位、儲蓄率低等有密切關系。何況在國際分工中,巨額貿易逆差并不意味著美國吃虧,美方的叫嚷著實有些“得了便宜還賣乖”。 首先,目前的貿易格局是美國多年政策實施的結果。20世紀60年代后,美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對其國內產業結構進行重大調整,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逐步轉移外放,在其國內主要致力于集成電路等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同時嚴格執行技術出口管制措施,逐步利用其科技優勢、生產優勢等塑造出以服務業為主,低儲蓄、高消費的經濟格局。 其次,貿易逆差是美元作為全球本位幣、美國作為世界最后消費者的必然結果。“石油美元”體系建立至今,國際貨幣體系的流動性基本上由美元來承擔,形成了美國國內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美國又不斷利用美元的國際“硬通貨”地位彌補其國內生產不足的格局。巨額的貿易逆差,意味著美國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質優價廉的產品來維持較低通脹率,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增長,提高了底層民眾的福利。去年疫情期間美國貿易逆差擴大,對美國而言并不完全是壞事。 此外,美國貿易失衡是其國內“消費—儲蓄”結構失衡的表現。“寅吃卯糧”是美國民眾日常生活的常態,居民儲蓄率低下短時間內無法得到扭轉,美國的政府支出也不可能短期內明顯壓縮。除非美國提高國民儲蓄率或者降低投資,否則美國實現經常賬戶的盈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加征關稅等手段無法縮小美國巨額貿易逆差,卻對美國經濟和就業帶來了真實的傷害。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布魯金斯學會等機構近期公布的研究顯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令美國損失20多萬個就業崗位,還造成美國貿易逆差擴大和外國直接投資減少。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降至3108億美元,低于2018年的4195億美元。這一方面反映出中國采取行動兌現其在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所做的承諾,另一方面在對華貿易逆差下降的情況下美國貿易逆差卻創下新高,充分表明經濟規律不以某些人的意志為轉移。面對特朗普政府留下的這筆害人害己的有毒“遺產”,新一屆美國政府該如何處理,不妨拭目以待。(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俊 ) |
相關閱讀:
- [02-07] 2020年美國貿易逆差升至12年來新高
- [12-12] 拜登宣布美國貿易代表等多名下屆政府官員提名人選
- [12-11] 拜登宣布美國貿易代表等多名下屆政府官員提名人選
- [08-11] 美國貿易霸凌惹火上身
- [02-28] 歐盟議員:歐盟望緩解與美國貿易緊張關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