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媒體熱評中國脫貧攻堅勝利: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
2021-03-04 15:20:19?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人民網訊 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后,多家阿拉伯媒體連日持續熱議,認為中國脫貧經驗能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 阿聯酋媒體人尤素夫·沙利夫3日在阿聯酋《宣言報》(Al-Bayan)發表題為《中國經驗:值得借鑒》的評論文章稱,“消除貧困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一個國家人口越多,實現脫貧就越困難”。“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并沒有受困于人口眾多帶來的壓力,而是將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尤素夫認為,中國脫貧經驗“值得阿拉伯人借鑒”。一方面,中國政府秉持精準扶貧的指導原則,通過“研究不同地區的自然稟賦和人口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扶貧工作”。另一方面,中國在脫貧攻堅方面綜合采取多項措施:政府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大力推動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不斷擴大社會中產階級比例”,使其成為社會穩定的基礎,助推脫貧攻堅;與此同時,中國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使“人民掌握脫貧致富本領”。 黎巴嫩廣場電視臺(Al-Mayadeen)近日發布了中國脫貧攻堅的專題報道。報道認為,貧困是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40年前,90%的中國人(約8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然而,隨著中國脫貧百年目標的實現,情況已發生巨變。自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中國政府將減貧作為國家治理的重中之重,組織和開展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強有力的脫貧攻堅戰,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勝利。 黎巴嫩經濟學家齊亞德·納西爾·丁在接受該電視臺采訪時稱,中國經驗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發展模式”“能夠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中國智慧”。他指出,“近年來,中國在金融領域、科學技術與醫療水平等方面實現了巨大進步”。未來,“在中國的引領下,東方將在世界形成一種不同于現行資本主義秩序的國際新秩序。” 2日,阿聯酋媒體人阿西姆·阿卜杜勒·哈利克在該國《海灣報》(Al-Khaleej)發表文章稱,面對著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支持率,這得益于其取得的“兩方面巨大成就”:“其一,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成功;其二,反腐斗爭取得重要進展”,他認為,這兩方面成就“極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共贏得了人民的支持”。 在約旦“Ammon”通訊社近日刊登的署名為薩米爾·哈姆丹的專欄文章中,作者指出,“貧困、疾病、無知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嚴峻的社會問題,而中國在應對這三方面問題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因此“中國能夠取得巨大經濟成就并不足為奇”。文章指出,“教育是消除貧困的關鍵”,在過去的72年里,中國政府致力于通過改革提高教育質量;而教育的發展也促進了醫療水平的提高,“作為第一個遭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國家,中國憑借其科學認知、耐心和決心,不僅成為第一個戰勝疫情的國家,而且率先研制出了疫苗。在歐美國家對疫苗實施壟斷的時候,中國已經向世界提供了超過4000萬劑疫苗。”薩米爾在文章末尾說到“我們應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實習生 馬鸞宇) |
相關閱讀:
- [02-19] 阿拉伯國家民眾更喜歡中國 華春瑩:中阿友好深入人心
- [12-30] 聯合國報告預計今年阿拉伯地區經濟萎縮3%
- [12-30] 聯合國報告預計今年阿拉伯地區經濟萎縮3%
- [11-10] 法外長訪埃及尋求緩和關系
- [10-15] 民調顯示阿拉伯民眾絕大多數反感美國的中東政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