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組織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書面發言多方位宣介中國人權發展成就和主張
2021-03-10 15:13:2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日內瓦3月9日電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6次會議正在日內瓦舉行。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國際交流協會、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少數民族對外交流協會、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MyH2O吾水平臺、天津市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呼倫貝爾環保志愿者協會等中國社會組織于會議前夕向人權理事會提交書面發言,生動闡釋中國人權理念、主張和做法,多角度展示中國人權事業發展成就和對世界人權事業做出的重要貢獻。 關于減貧和人權保護,有關發言指出,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奮斗,中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和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得益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得益于做到了積極作為、精準施策,得益于堅持社會公平公正、重點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這一扶貧核心指標,重點在產業扶貧、教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住房保障五個方面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相關社會組織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創新“互聯網+”扶貧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關于健康權,有關發言談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國社會組織主動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物資捐贈、經驗分享等方式踴躍投身疫情防控。同時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將中醫藥與現代醫學有機結合,通過在線會診、建立醫患互動網絡等提供醫療服務,助力世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有力保障健康權這一基本人權。發言建議將傳統醫學納入各國醫療保健體系,更好地發揮傳統醫學在應對疫情中的作用。 關于環境權,有關發言認為,推動環境保護和公眾環境權益維護在保障人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社會組織運用環境公益訴訟、深入基層開展環境普法宣傳、創建志愿律師聯盟、開展公共環保教育等方式,多元化地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和進步。中國青年社會組織致力于為農村提供清潔飲用水,推動改善農村人口健康環境、增強全民環保意識。 關于發展權,有關發言表示,中國在新發展格局中實現了自身高質量發展,更同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促進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合,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中國積極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堅持促進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全球發展,有效推動世界經濟的恢復與增長,有力促進人權全面保護進程。 針對文明交流互鑒,有關發言認為,應通過加強文明對話,增進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就最迫切的人權問題達成共識,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增進全人類的福祉。人權理事會等聯合國機構應秉持公正、客觀、非選擇性原則,通過推動各國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反映人類共同價值追求,讓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動國際社會更好地開展合作,更好地保護和發展人權。 |
相關閱讀:
- [03-28] 環球時報:經過一年風雨,中國社會承壓能力更強了
- [02-13] 德媒:中國社會不必對“小皇帝”悲觀,他們正在長大
- [07-23] 美國同性戀“熱風”未吹動中國 社會共識遠未形成
- [06-20] 美刊稱“高考替考”沖擊中國社會公平底線
- [11-15] 外國飛機制造商見證中國社會財富增長 看好中國市場
- [10-17] 美國教授指目前中國社會缺乏對“公共領域”關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