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疫苗民族主義”損害全球合作抗疫
2021-03-23 15:27:51?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在攜手世界各國同心抗疫的過程中,中國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病毒沒有國界,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承諾中國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中國貢獻。 然而,就在中國向多個發展中國家援助疫苗,推進公平分配時,部分西方國家政客和媒體不斷刻意炒作,誣稱中國是在搞“疫苗外交”,質疑中國利用疫苗出口和援助擴大地緣政治影響。事實上,當前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出現問題,根源在于部分發達國家人為制造“免疫鴻溝”,推行“疫苗民族主義”。 一些高收入國家與醫藥廠商簽署協議,保證在為其他國家提供疫苗之前首先供應本國民眾。但是這些高收入國家訂購的疫苗數量遠超本國人口數,造成疫苗囤積、過剩,而低收入國家則“一劑難求”,陷入無法獲得疫苗的困境。 當前,英美等國在國際市場過量采購疫苗。2月19日,致力于解決貧困和可預防疾病的國際非營利組織ONE Campaign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歐盟國家、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日本當時已經獲得30多億劑新冠疫苗,比這些國家所有人注射兩劑疫苗所需的20.6億多出10多億劑。其中,加拿大的疫苗購買量是其人口數量的5倍。 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144個經濟體接種了3.35億劑次新冠疫苗,其中76%在10個國家內。疫苗公平,是當前全世界面臨的一場道德考驗。 與此同時,高收入國家間也在內斗。由于阿斯利康和輝瑞兩大公司為保證英美兩國的疫苗供給,延遲向歐盟國家交付疫苗,導致歐盟整體疫苗接種計劃受影響。當前,歐盟國家疫苗接種比例遠遠低于英美等國。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3月3日的數據,歐盟4.47億人口中只有5.5%接種了第一劑疫苗。 在應對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中,“疫苗民族主義”是損人不利己、短視之舉,暴露了西方一些政客的零和思維和狹隘視角。 直到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能真正安全。無論發達國家在出入境管控上采取多么嚴格的措施,欠發達國家的疫情如果失控,終將外溢“倒灌”。國際商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發達國家只管對本國人口進行全面接種而忽視欠發達國家,那么這些發達國家可能會面臨高達4.5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中國對外出口及援助疫苗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深刻展現命運與共的人道主義情懷?!爸灰€有一個國家存在疫情,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的努力就不應停止;只要還有一個人感染病毒,我們就都有責任及時伸出援手。”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外長記者會一開始就展示了中國與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的決心和態度。 在新冠疫情這一全球性、普遍性威脅面前,種種以鄰為壑的個體本位主義、狹隘民族主義的行徑,終將害人害己。世界各國唯有摒棄“疫苗民族主義”,以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相互增援,方能渡過劫難,迎來新生。 |
相關閱讀:
- [03-23] 綜合消息:中東疫情仍在蔓延 多國推進新冠疫苗接種
- [03-23] 譚德塞:全球解決新冠疫苗分配不公收效甚微
- [03-23] 普京擬23日接種新冠疫苗 美疫情仍處“關鍵時刻”
- [03-23] 中方向埃及移交第二批援埃新冠疫苗
- [03-23] 匈牙利授權緊急使用中國康希諾新冠疫苗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