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跨越“免疫鴻溝”的中國擔當
2021-04-07 16:27:2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開羅4月7日電 題:跨越“免疫鴻溝”的中國擔當 新華社記者王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疫苗公平是人類社會當前面臨的最嚴峻的道德考驗”。面對這種考驗,一個負責任大國應該交上怎樣的答卷?隨著中國交付和援助的新冠疫苗在中東各國陸續接種,中東地區民眾紛紛豎起大拇指,表達對中國疫苗的信心與感謝。 在全球疫情依舊不容樂觀的當下,疫苗顯然已經成為人類最終戰勝疫情的重要武器。在許多中東國家,居高不下的疫情數據、薄弱的醫療體系、嚴峻的經濟形勢,使當地對于疫苗的需求格外迫切。然而,即便是那些經濟社會發展較為平穩的中東國家,獲取疫苗也面臨著重重困難。至于那些深陷沖突戰亂或慘遭西方制裁打壓、連普通藥品和生活必需品供應都成問題的國家,獲取疫苗更成“奢望”。 在中東各國對疫苗深切渴望的時候,一些多年來習慣于在該地區指手畫腳、到處刷存在感的西方大國,此時卻表現得格外“冷靜”。一些擁有很強疫苗研發和生產能力的西方國家不僅沒有積極向困難國家伸出援手,還通過囤積疫苗和出口管制,人為地制造“免疫鴻溝”。數據顯示,占世界人口16%的富裕國家擁有全球60%的疫苗,某些發達國家的訂購量是其人口的兩到三倍。 困境之下,許多中東國家紛紛把目光投向東方,中國的擔當作為贏得了中東人民廣泛贊譽。早在2020年6月,中國就同阿聯酋合作開展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三期國際臨床試驗,隨后巴林、土耳其、摩洛哥等國也紛紛加入這場與病毒賽跑的試驗。如今,中國疫苗陸續運抵中東10多個國家,成為阻遏疫情的重要力量。 中國不僅努力踐行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鄭重承諾,還通過向那些處境艱難的國家援助疫苗履行國際道義。中國援助的疫苗,成為巴勒斯坦當時一次性收到的數量最多的疫苗援助,也讓伊拉克順利啟動了全國疫苗接種計劃,更讓埃及衛生與人口部部長哈拉·扎耶德感嘆:這是“性命攸關時刻的雪中送炭”! 行動是最好的語言。全球抗疫的艱難時世,讓世界人民看清了,是誰在國際社會制造混亂時總是“敢為人先”,是誰在干涉他國內政時一直樂此不疲,又是誰在需要體現國際道義和責任擔當時退避三舍。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始終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同舟共濟、攜手并進,不管是分享抗擊疫情經驗,還是開展疫苗研發合作、推動疫苗公平分配,無不體現了對生命健康的最大尊重、對人權的最大維護。 公道自在人心。中國的務實行動,贏得了中東各國和世界人民的認可。國際民意調查機構“阿拉伯晴雨表”近期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與美國相比,阿拉伯國家民眾更喜歡中國。該機構認為,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幫助中東北非地區國家抗擊新冠疫情,在該地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中國與中東的抗疫合作,是全球抗疫背景下中國擔當的一個縮影。中方早就明確宣示,中國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中國貢獻。中方言必信,行必果,目前已經并正向80多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同時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還在同10多個國家開展疫苗研發和生產合作。 摒棄“疫苗民族主義”,攜手跨越“免疫鴻溝”。中國積極作為,彰顯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道義堅守和使命擔當,深刻詮釋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理念。 |
相關閱讀:
- [03-31] 外交部:中方反對搞“疫苗民族主義”制造“免疫鴻溝”
- [03-04] 綜合消息:亞歐多國穩步推進疫苗接種 俄有望7月實現群體免疫
- [03-03] 鐘南山對話福奇:疫情防控需要全球合作
- [03-02] 津巴布韋總統:中國援助疫苗對津實現群體免疫意義重大
- [02-23] 新研究:固有免疫應答更強助兒童較少出現新冠重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