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找到一個錨 讓自己停靠
2021-04-21 09:58:22?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柳綠 我來說兩句 |
疫情讓魯豫少了疏離感,多了煙火氣 朋友們眼中的魯豫,身上有一些矛盾的重合:生活中看起來很隨意,有著淡淡的疏離氣質,卻又有一種非常堅定的自我認同,緊緊守護著她自己的那一份執著。朋友們評價說這本《還是要相信》,少了疏離感,多了煙火氣。 對于這種煙火氣,魯豫坦言是在疫情那段時間,無論是待在家里看書、看電影、吃東西、做家務,還是每天下樓取外賣、和小區的保安大哥聊成熟人,或是思考瑣碎生活的意義,對她來說,都是生活慢下來以后的新體驗。“疫情讓整個生活改變了,以前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瑣碎的小事情變得特別打動我。我更年輕的時候會忽略掉生活中溫暖的善意,你感受到,但是你可能錯過,因為你忙著往前走。” 在疫情后期的時候,《紐約書評》讓全世界十個地區的作家寫疫情日記,其中一位生活在巴黎的危地馬拉作家寫的一段話,讓魯豫印象深刻,“他說哪怕巴黎的疫情最糟糕,所有的藥店都關門,口罩也買不到,消毒水也買不到,但是他相信一定在凌晨四點鐘會有一個面包師在烤面包,一定有人在面包剛剛出火的時候把法棍夾在胳膊底下掰一口,他說,這讓人明白生活的原動力。這段話特別打動我。” 不想回到30歲以前 很多女性會感嘆年華老去,希望“重返18歲”,魯豫則笑說自己不想回到以前,“因為那時候你對命運沒有掌控能力。我不太喜歡那種狀態。我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人生,我自己可以控制。只有你在成年之后,你在經濟上獲得一定獨立之后,你對生活態度更清晰之后,才會有這樣的判斷跟掌控的能力。所以18歲、20歲,我不想(回去),可能30歲以前我都不太愿意再回去,好不容易走過來了。” 有人會說在什么年齡要做適合這個年齡的事,不過,魯豫對此不以為然,“我的確對年齡數字沒有特別的感覺,”魯豫表示年齡并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這其實是特別不公平的,因為每個人真的是不一樣的。幾年前我跟團隊在紐約參加國際艾美獎,走紅毯的時候有很多跑娛樂新聞的記者,都是很年輕的小朋友,但里面有一個老太太,我估計她有六七十歲了。跑娛樂新聞的60多歲的人,我幾乎沒有見過,我當時有點愣住了。我有一個特別固定的印象,做這種娛樂節目的應該是年輕人,但她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她讓我明白,如果你愿意,你到60歲、70歲還是可以做別人認為是年輕人才能做的事。年齡不是限制,沒有什么不可以。”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