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抗疫“拉鋸戰”何時走出陰霾
2021-04-28 15:36:5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法蘭克福4月28日電(國際觀察)歐洲抗疫“拉鋸戰”何時走出陰霾 新華社記者邵莉 胡小兵 歐洲與新冠疫情纏斗已一年有余。一輪又一輪封城鎖國措施令歐洲經濟遭受重創,也造成社會矛盾加劇。盡管歐洲各國目前仍深陷抗疫“拉鋸戰”,但隨著疫苗接種進程加快,國際合作加強,歐洲逐漸走出疫情陰霾的信心也在增強。 經濟遭重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網站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7日10時(北京時間16時),歐洲區域累計新冠死亡病例超過106萬例,累計確診超5109萬例。 疫情給歐洲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復蘇之路漫長艱難。去年,歐盟和歐元區經濟分別下降了6.2%和6.6%。經濟學家預計,歐元區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無論同比還是環比仍會呈現負增長。 久拖不決的疫情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各國政府推行的疫情防控措施遭到部分民眾質疑,毫無防護措施的示威活動在歐洲持續進行。 民眾的不滿導致一些國家的政治生態也在發生變化。今年1月底,由于意大利聯合政府內部在疫情防控及國家復蘇計劃上存在分歧,意大利總理孔特辭職。德國定于今年9月舉行大選,但在去年秋季第二輪疫情暴發后,現任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民調支持率不斷下降,目前已被在野的綠黨超越。 疫情不斷反復 過去半年,在疫情、經濟、民意、政策的相互牽制下,歐洲各國深陷抗疫“拉鋸戰”,一直在“封鎖——疫情放緩——放松管控——疫情反彈——再封鎖”的循環中疲于奔命。 西班牙是去年最早出現第二波疫情的歐洲國家之一。盡管實施了嚴格的封鎖措施,該國疫情仍幾經反復。西班牙潘普洛納市本月26日宣布,將連續第二年取消定于7月舉行的奔牛節。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西班牙過去兩周平均每10萬居民中新增確診病例為235例,屬于歐盟國家里中等偏低的感染水平。 在德國,眾多零售商店自去年12月中旬以來基本處于關閉狀態。今年3月,德國實施彈性解封政策僅兩周,就出現疫情反彈,不得不宣布延長管控措施。 進入4月以來,隨著疫苗接種明顯提速,英國、瑞士、荷蘭、意大利、葡萄牙等國均在感染率下降后陸續開始放松管控或實施分階段解封計劃。然而,最近在印度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再次給歐洲全面解封的前景蒙上陰影。 經濟適應性增強 歐元區4月份制造業表現強勁,采購經理人指數創下自1997年6月有調查數據以來的新高,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業時隔7個月也重現增長。市場研究機構埃信華邁公司的經濟學家認為,在疫情控制措施收緊的4月,歐元區服務業恢復增長,充分表明經濟活動對疫情下的封鎖狀態有了更強的適應性。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本月23日表示,歐盟的疫苗供應和接種正在提速,到今年7月,有望為70%的成年人接種新冠疫苗。此前,歐盟曾計劃到9月下旬完成70%成年人的接種。截至24日,歐盟已經接種1.28億劑疫苗。 歐盟已制定的取消限制性措施路線圖強調相互協調、循序漸進。各國政府出臺的分階段解封計劃,也著力確保在實現群體免疫前民眾繼續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避免疫情出現新的反復。 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學教授陸蒙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他預計歐洲到夏天可以達到較高群體免疫水平,從而逐漸恢復正常社會生活。(參與記者:左為、張家偉、金晶、潘革平、張毅榮、劉曲、劉芳、溫新年、李潔) |
相關閱讀:
- [04-28] 綜述:國際社會積極表態愿援助印度抗疫
- [04-27] 美印兩國表示將在抗疫中緊密合作
- [04-26] 高度關注!中方已第一時間表明愿幫印度抗疫
- [04-25] “美國優先”令印度抗疫難上加難
- [04-25] 通訊:他們有中國留學經歷,活躍在抗疫前線——記柬埔寨防疫一線的留華學生群體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