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又陷“竊聽風云” 歐洲盟友再寒心
2021-06-01 08:09:1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曦 我來說兩句 |
新華社哥本哈根5月31日電(國際觀察)美又陷“竊聽風云” 歐洲盟友再寒心 新華社記者林晶 丹麥媒體日前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同丹麥情報部門的合作關系,監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歐洲盟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此事令歐洲輿論一片嘩然。 分析人士指出,素以“網絡安全衛士”自居的美國屢屢爆出監聽歐洲盟友的丑聞,使跨大西洋關系不斷遭受重擊,雙方之間互信削弱、裂痕更深。 利用盟友監聽盟友 丹麥地處北歐咽喉要道,南與德國接壤,北與挪威、瑞典隔海相望。連接荷蘭、英國、挪威、瑞典、德國的海底電纜有多個關鍵登陸站建在丹麥境內。 丹麥廣播公司與瑞典、挪威、德國和法國的媒體合作,在針對丹麥國防情報局2012年至2014年工作的一份秘密內部調查報告中,發現了“驚人的結果”。 這個代號為“鄧哈默行動”的內部調查報告于2015年完成,其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是: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與丹麥國防情報局合作,有目的地接入丹麥互聯網以獲取數據,從而能夠監聽目標國家高層官員,其中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現任德國總統、當時擔任德國外長的施泰因邁爾,當時的德國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以及法國、瑞典、挪威等國領導人。 據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盟友監聽盟友,監聽范圍非常廣泛,不僅截獲手機短信和電話內容,還能獲取互聯網上的搜索內容、聊天信息等。 “這是一樁政治丑聞” 針對這一報道,丹麥國防大臣布拉姆森在給丹麥廣播公司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回應說,對親密盟友進行系統性竊聽是不可接受的。 挪威和瑞典政府也要求丹麥政府立即對相關報道作出回應。瑞典國防大臣胡爾特奎斯特表示,希望了解事件的全部信息。挪威國防大臣巴克-延森稱,將“嚴肅對待”這一事件。 “友好國家的情報部門,真的在截獲、監聽其他國家高級官員的信息,這太荒唐了,”施泰因布呂克對德國媒體說,“我認為這是一樁政治丑聞。” 法國負責歐洲事務的國務秘書克萊芒·博納在接受法國新聞臺采訪時表示,此事如獲證實,其性質“極其嚴重”。 德國聯邦議院負責調查此前美國監聽事件的委員會負責人帕特里克·森斯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情報部門背后的驅動力“不是友誼,也不是道德倫理,而是對利益的追逐”。 我行我素的“竊聽帝國” 素以“網絡安全衛士”自居的美國,實際上一直在對歐洲盟友大搞間諜活動。 2013年,美國前防務承包商雇員斯諾登通過媒體揭露美國政府廣泛監聽國內外電話及互聯網通信,在國際上引發軒然大波。默克爾的手機也在美情報機構監聽范圍之內。這位德國總理給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打電話,稱這是“嚴重背棄信任”之舉。 此后,“維基揭秘”網站又在2015年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先后監聽過法國三位總統希拉克、薩科齊和奧朗德,獲取了關于他們施政的一些重要情報。 近年來,美國這個“竊聽帝國”的真實面目進一步暴露。2020年8月,丹麥媒體報道說,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可自由獲取包括丹麥公民隱私信息在內的互聯網原始數據。11月,丹麥媒體報道稱,美國曾對丹麥政府及其防務產業以及其他歐洲防務承包商展開間諜活動,以獲取相關國家戰機采購計劃的信息。 分析人士指出,最新曝光的丑聞再次暴露了美國我行我素持續監聽歐洲盟友以維護自身利益的霸權主義心態。這將令美歐修復關系的努力面臨新挑戰,“美國優先”政策給跨大西洋關系留下的深深裂痕將愈加難以彌合。 |
相關閱讀:
- [05-15] 美國向歐洲盟友通報新舉措 英國憂美伊“擦槍走火”
- [11-06] 美國全面恢復單方面制裁伊朗 歐洲盟友反對
- [10-26] 安撫歐洲盟友 北約秘書長說不要“新冷戰”
- [03-08] 美國與歐洲盟友尋求合作 急幫普京找“出口”
- [10-31] 美情報高官供出歐洲盟友 稱數據由歐洲機構搜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