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這一周,藏族大學生旦增曲扎和旦增平措就要返校了。相比初來時,倆人曬得更黑,看起來也更結實了。
這個夏天,曲扎和平措不約而同地留在福州,成為一名兼職外賣騎手。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里,他們克服烈日與暴雨,體驗人情和冷暖,在收獲報酬之外,完成了他們的社會成長的“初體驗”。
據了解,今年暑假,300多名像曲扎、平措一樣的大學生選擇在福州美團外賣兼職跑單。近日,記者來到美團外賣鼓屏站和大儒站,跟四名兼職騎手聊了聊他們的兼職體會。
短短個把月 “路癡”變成“活地圖”
上崗第一天,曲扎就碰到了大難題——找不到路。“福州的路我一條也不認識,一開始跟著導航都找不到商家。”曲扎只好一邊跑一邊仔細認路,站長給他安排了一個老騎手傳幫帶,詳細地告訴他進酒店、小區等不同地點的注意事項。一個多月下來,曲扎成了鼓樓區的“活地圖”,不但懂得抄近道,有些小路比本地人摸得還清。
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的彝族大學生惹乃牛拉是一名00后,跑單最挑戰的是他的抗壓能力。剛剛開始的那幾天,惹乃一聽到手機的訂單提示,就容易緊張,好幾次提前點了送達。“我告訴自己不要慌,遇事要冷靜。”磨了半個多月,惹乃的心理素質好了不少,操作上也很少出錯了。
大學生艾力剛來的時候,每天也只跑得了幾單,當騎手要比他想象中的要辛苦。夏天的福州,中午地面熱得發燙,7月末又來了臺風,哪怕是老騎手,也不容易應付。他暗暗給自己定了目標:每天中午20單,晚上20單,不管怎么樣,風雨無阻,一定要堅持完成。
現在,艾力的跑單能力不亞于一個成熟的騎手,每天穩定在四五十單,日均收入200多元。
站點提供宿舍,吃飯還有專屬優惠
在兼職的這兩個月里,平措和曲扎都住在站點提供的宿舍里。日常吃飯時,附近的商家會給予騎手專屬的用餐優惠,站點里還有防暑降溫的冰水、飲料和藥品等。
艾力所在的美團外賣大儒站有兩名大學生兼職騎手,站長王明對他們特別照顧。上崗后的第一周,王明只在午高峰和晚高峰時安排兩三單,讓他們先適應工作流程,熟悉片區里的道路。有一次艾力把餐拿錯了,顧客很不滿意,只能賠錢。“站長知道后,立馬把賠的幾十元轉給我了。他覺得學生出來兼職不容易,賠償讓他來承擔。”
美團外賣鼓屏站站長王鳳敏說,暑假是大學生的兼職高峰期。站點也非常重視大學生暑期兼職騎手,對新入職的兼職騎手都會進行專門的培訓,并指派老騎手先帶他們跑單。公司還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措施,鼓勵他們靠自己的努力賺取收入。“通過這短短一兩個月,不斷地跟商家、用戶接觸溝通,明白社會是怎么一回事,人與人又要如何打交道,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有好處。”
跑單時磨磨性子 在路上收獲成長
此前的曲扎有一些內向,在學校也習慣獨來獨往。兼職騎手讓他有了很多主動與人接觸溝通的機會。超時要主動爭取顧客的理解,配送途中也時常要找人問路。一開始曲扎還覺得不好意思,短短兩個月下來,他已經能夠從容地和陌生人溝通了。
畢業后,學醫的曲扎想回到家鄉當一名醫生。他說,兼職騎手的經驗可以讓自己在面對病人和家屬時,心態更好,更懂得溝通。
艾力曾經兼職當過平面模特,對他來說,那是一份“高冷”的工作,每天面對的人也不多,有些人覺得他有點高傲。兼職騎手的體驗跟此前完全不一樣,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面對各種突發情況。艾力說,自己的脾氣被磨好了不少。
艾力還提起一個暴雨的深夜,送餐經過一個十字路口,亮著紅燈,四個方向都沒有車,他想直接闖過去,但突然瞥到,旁邊同樣一個美團騎手停下了,安安靜靜地等紅燈。艾力心里特別羞愧,“我當時就想,以后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情況,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