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數碼博主爆料,稱在升級iOS 15且安裝某款隱私記錄軟件后發現,美團在后臺連續24小時進行了定位。對此美團10月11日正式回應稱,不存在竊取或交易用戶信息的情況。
由于近期還有網友發現微信也在后臺多次讀取用戶相冊,這更讓不少用戶產生了恐慌。隨后還有網友發現,包括五大銀行、QQ、淘寶、滴滴、拼多多、微博、搜狗輸入法……甚至包括國家反詐中心在內,大量APP都存在著后臺反復定位的情況。
對此美團一位相關技術工程師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款隱私記錄軟件在單方面讀取系統操作日志后,進行了選擇性展示。美團方面的測試顯示,相關權限開啟且APP在后臺仍處于活躍狀態時,大部分主流APP均會被該軟件檢測出頻繁讀取用戶信息,且監測結果高度相似。
公開報道顯示,這款讀取iOS 15系統日志的軟件系境外人員研發。美團這位工程師表示,目前尚未對該軟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做測試,建議大眾謹慎下載這款隱私記錄軟件。
當前有業內觀點認為,APP異常活躍的一項原因是被系統不斷喚醒。美團提供的信息顯示,當用戶授予APP相關權限后,即便用戶沒有使用該APP,但只要該APP并未完全關閉,同時地理位置不斷發生變化,那么手機系統就可能不斷喚起相關APP。
這位美團工程師透露,從系統分析來看,最早發微博的用戶確實應該發生過大范圍移動。
“手機系統這么做主要是為了優化用戶體驗,當用戶選擇了開啟權限,又沒有徹底關閉該APP時,系統會認為用戶可能隨時會使用APP提供的服務,因此APP也會隨時做好準備。”美團這位工程師稱。
記者注意到,在大數據時代下,個人的“信息焦慮”確實在水漲船高。同時也有大量網友質疑,這些APP之所以頻繁讀取信息,主要是為了偷取信息變賣。
美團相關開發人員對這一“陰謀”也做了澄清。據介紹,互聯網大廠與主流APP其實并沒有竊取普通用戶信息的動力和能力,相關讀取動作獲得的信息,也幾乎不存在商業化交易的可能。
“美團APP只是希望能及時精準地給用戶推送附近的外賣酒旅服務,但絕不會惡意竊取用戶信息。”美團這位工程師表示,“用戶也可以關閉手機的相關讀取權限,在使用美團時再每次詢問是否開啟定位等服務。”
不過,由于手機與APP的網絡安全與隱私問題關乎每個人的自身利益問題,消費者在長期信息不透明中形成的“大數據恐慌”,仍然是一個值得互聯網行業集體深思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