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簡繁互換
      設為首頁
      設為收藏
      手機版
      東南網 / 新聞頻道 / 天下 / 社會(即時新聞) / 正文
      上億年的“寶貝”沒當寶待,有的被燒成了磚頭
      2021-12-02 作者:蔣成、楊欣 新華每日電訊 責任編輯:吳靜

      上億年的“寶貝”沒當寶待,有的被燒成了磚頭

      貴州古生物化石保護“既缺巧婦又缺米”,專家建議“石旅結合”開展建設性保護

      紅磚廠旁邊裸露的石層里,三葉蟲、角石等幾億年前的化石隨處可見;路邊其貌不揚的小山坡,隨手一挖便是上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幾千件收來的魚龍、海百合化石堆放在地下室一直沒有得到修復,一些化石逐漸風化……

      貴州古生物化石資源豐富,素有“古生物王國”之稱。全省沉積地層發育齊全,分布廣泛,蘊含大量古生物化石,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期調查發現,貴州省級地質公園青巖古生物化石群、烏當遺跡地等重要化石群、地層剖面遭到破壞。

      專家和基層干部認為,可充分調動專家力量,加大投入,合理開發化石資源,建立相關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和科普、研學基地,探索“石旅結合”,開展建設性保護。

      幾億年的“寶貝”隨處可見

      小山坡上稀稀落落地修建了幾棟民房,村民在這里生產生活,飼養牲畜。山坡巖層表面因為風化變得酥碎,很難與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群聯系在一起。

      但是當你在裸露的巖層隨手一挖,便有可能挖到上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這里是貴陽市青巖古生物化石群,也是貴州省重點古生物化石產地。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地球生物系教授童金南介紹,青巖古生物化石群由13個門類組成,已發現214屬419種,是古、中生代之交,生物大滅絕后的生物復蘇-輻射最為典型的海洋無脊椎動物群,其豐度和多樣性全球罕見,代表地球歷史時期的第三次大輻射。這些信息不僅有助于研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后的生物復蘇,而且也是探索當代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構建的源頭。

      “地球上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隨后的生命大爆發經歷了1000萬年,而全世界目前唯一能找到這次生命大爆發證據的遺址,就是青巖古生物化石群。”童金南說,他于2016年到貴陽考察研究發現,伴隨著城市建設發展,青巖古生物化石群已經大面積消失,僅剩棒頭坡一處,但至今未得到有效保護。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礦產資源保護監督處調研員王紅梅告訴記者,青巖古生物化石群是指產于貴陽青巖地區青巖組中所有生物化石的總稱,它以雙殼類、腕足類、菊石類為主,包含有六射珊瑚、牙形類、海綿、腹足類及陸生植物、藻類等多門類的化石群。

      王紅梅表示,青巖古生物化石產地2006年就已列入花溪省級地質公園,但由于面積過大,管理上相對粗放,沒有專門對化石產區坐標進行矢量化。另外,此地位于青巖鎮中心區域,受青巖玉帶灣畔安置房和青巖雙獅路市政工程項目影響較大。

      在棒頭坡一帶的山體上,記者看到,有三處移民安置房建在化石產地上。“涉及村民用地的拆遷補償,相關工作流程較長,目前當地正在組織兌付土地、房屋補償工作,補償兌現后,可立即進場進行環境整治和剖面清理。”王紅梅說。

      近日,記者在其中一處民房房主劉先生處了解到,補償款項已經到位。“土地和房屋的補償款已經收到,東西正在陸續清理,近期準備搬走了。”劉先生說。

      位于貴陽市烏當區的一處奧陶紀古生物化石組合,是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的野外實踐基地。該學院講師蘭天告訴記者,這里原本有6條完整的地質剖面,但是由于缺少保護,目前只剩3條了。

      “這里發現過軟體動物的化石,它們本身的身體是軟組織,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來的概率很小,生物的軟組織能夠保存下來,這是它的難能可貴之處。”蘭天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受到當地生產生活影響,巖層表面風化嚴重,而在不遠處,兩條地質剖面已經被房地產項目覆蓋。蘭天對此表示惋惜:“地方發展確實會逐步擠壓化石群的空間,如果剩下這3條剖面也沒有了,我們的實踐基地又得換地方了。”

      王紅梅表示,隧道建設、垃圾填埋場和房地產項目等都不同程度對地層剖面造成破壞。

      化石保護“既缺巧婦又缺米”

      記者調查發現,資金、人才和保護意識欠缺,給重要化石群的保護帶來困難和挑戰。

      化石太多導致“輕重難分”,保護意識欠缺。在貴州一些化石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工程建設中挖出化石屢見不鮮,加之地方部門缺乏專業知識,無法識別化石重要程度,保護意識逐漸淡漠。

      記者在黔東南州凱里市凱新紅磚廠發現,這里蘊藏著大量志留紀時期的古生物化石,三葉蟲、角石等化石隨著該磚廠取石造磚而暴露出來,隨處可見,很多化石隨著雜石已經被燒成了磚頭。

      童金南告訴記者,如此大量的化石集中在這里,就算沒那么重要,全部被燒成磚頭,也著實可惜。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近日組織了貴州省古生物專家委員會有關專家前往實地調研核實。結果顯示,凱新紅磚廠內所產的古生物化石種屬,在貴州產出區域廣泛,產出種類較多、數量豐富。加之開挖的頁巖經長期風化后,化石裸露容易采集,盡管化石種類并不具備稀缺性,但依然可作為青少年科普教學場所。

      專項資金緊張是影響古生物化石保護的重要因素。王紅梅介紹,化石保護的專項資金,都是由省級財政撥付,資金比較緊張。

      很多化石保護區由縣級部門負責日常管理,卻缺乏專項資金支持。青巖鎮黨委書記劉友誼說:“雖然知道化石需要保護,但是涉及拆遷補償,這筆資金鎮里、區里都沒有,只能等專項資金,因此才拖了這么多年。”

      據了解,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對青巖古生物化石群產地做保護規劃評估,2020年向貴州省財政廳申請了600萬元的專項經費,目前已落實300萬元。

      化石保護還缺乏專業人員。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化石群地質公園管理處執法隊隊長李斌告訴記者,2000年至今,關嶺縣多次開展打擊古生物化石盜挖盜采專項行動,收繳珍貴海百合、魚龍化石多達幾千件,但一直堆放在地質公園的地下室。由于缺乏資金和專業人員,至今仍然沒有得到修復,一些化石逐漸風化。

      鑒定各個化石群、各類化石的稀有程度和科研價值是化石保護工作的重點。花溪區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楊碩告訴記者,地方上缺乏專門的技術人員去進行鑒定。

      “不是所有的化石都能被發現,一些無脊椎類動物的化石沒人發現或者在意,地方缺乏專業人士。如果不是專家說,我們不知道哪里有化石,也不知道哪些化石需要保護。”楊碩說。

      “石旅結合”開展建設性保護

      受訪專家和基層干部認為,摸清貴州古生物化石“家底”,合理的化石采集及科學研究能夠科普化石知識,提升化石價值,增加群眾保護意識。他們建議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不讓保護影響發展,也不讓發展破壞保護”。

      王紅梅介紹,貴州分別于2008年、2011年、2017年安排專項資金,對全省古生物化石資源進行調查評價及保護規劃,目前全省共圈定了66個具有保護價值的古生物化石產地,“古生物王國”稱號名不虛傳。

      在實際工作中,化石保護容易與基礎設施建設、群眾生產生活沖突。王紅梅介紹,這66個具有保護價值的化石產地中,有8個世界級的化石產地已納入全省生態紅線進行保護,其他58個化石產地也納入了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管地管礦一張圖”平臺,在項目用地預審規劃選址及礦業權設置審批中進行避讓管控。“要保護,但也不能過度保護,經過專家評定有保護價值的,地方發展需要作出一定犧牲。”王紅梅說。

      貴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趙元龍認為,化石是不可再生資源,化石特別是化石群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古脊椎動物化石早就作為文物看待,收到較好的保護效果,而無脊椎動物化石也可以作為文物保護。

      “只有主管部門、群眾提高了對化石的重要性、保護性的認識,才能重視并做好這項工作。”趙元龍說。

      趙元龍、童金南建議“石旅結合”開展建設性保護。國內外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均陳列大量化石,宣傳古生物化石及演化,展示化石的形態、進行科普教育,部分化石自然保護區還能吸引游客參觀,帶動地方發展。

      比如貴陽市自2020年以來組織1000多名中小學生到安順市關嶺化石群地質公園進行研學,學生們在現場能夠接觸地質學、文物學等知識,了解兩億多年前三疊紀時期古生物化石的形成、化石種類、分布等,了解生命起源至今的沿革過程。

      “化石產地可進行化石村建設,不僅可作為科普基地,還可提高化石村群眾保護化石的意識。部分保護等級不高,但是觀賞性強的化石還可以做工藝品。”趙元龍說。

      劉友誼認為,青巖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可以建一個化石博物館或科普基地,既能保護化石,也能把化石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楊碩介紹,盡管省里成立了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但是和地方上的對接較少。基層作為珍貴化石發現和保護的一線,加強化石鑒定、保護的知識很有必要。童金南、趙元龍等專家建議,化石保護主管部門應重視專家作用,建立起與專家溝通的長效機制。(記者蔣成、楊欣)

      關鍵詞:菊石類,化石群,古生物化石,凱新,石旅結合



      本網轉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點擊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投訴
      新聞中心
      • 快訊
      • 國內
      • 國際
      • 娛樂
      • 體育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關注東南網微信

      掃碼關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女人的高潮毛片|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美景之屋4在线未删减免费|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色天使色婷婷丁香久久综合| 扒开老师的蕾丝内裤漫画| 吃奶摸下激烈视频无遮挡| 一线在线观看全集免费高清中文 |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久久| 67194av|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岳一夜要我六次|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中文天堂在线观看| 神尾舞高清无在码在线| 扒开女人内裤边吃奶边摸| 嗯好湿用力的啊c进来动态图| 一级毛片一级片|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视频|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91精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精品长泽梓在线播放视频| 天天看天天摸天天操|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成人羞羞视频国产| 新婚张燕被两个局长|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97sese电影| 污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