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發布,一批網絡熱詞“慘遭淘汰”——網絡流行語與現實世界漸行漸遠?
“yyds”“絕絕子”是什么意思?網絡世界里,使用者心領神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則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頭霧水。
這在今年年的“十大流行語”評選中也有所體現。12月8日,《咬文嚼字》雜志社編輯部發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yyds”“絕絕子”等被排除在外。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婧在解釋評選標準時稱,這涉及“社會學價值”及“語言學價值”。
不止于“流行”
今年的“十大流行語”,是一場不止于“流行”的評選。
8日發布的十大流行語包括:“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小康、趕考、雙減、“碳達峰,碳中和”、野性消費、破防、雞娃、躺平、元宇宙。
黃安婧所說評選標準具體表現在三方面:反映年度特征、堅持價值原則、秉承規范理念。
因此,基于價值原則,“社交牛逼癥”“社交恐懼癥”“社會性死亡”等“三社”因為發布方出于“遏阻庸俗、暴戾語言的傳播”的考慮而淘汰,“小鎮做題家”則因對某類人群有“歧視”之嫌而落選。基于秉承規范理念,“yyds”“絕絕子”“奪筍”則被淘汰。
對“躺平”這一帶有“消極”色彩的詞語入選,發布方則表示,在詞條闡釋時做了積極引導,明確指出:“年輕人應理性地看待競爭,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壓力,永不放棄,為理想和未來努力奮斗。”
今年早些時候,一篇引起較大討論的文章也傳遞出對網絡用語的類似態度。這篇名為《拿什么拯救被“梗”住的“文字失語者”》的文章,把“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贊美的詞,萬物皆可‘絕絕子’”這類心中所想難以付諸文字、離開梗就不會說話的人稱為“文字失語患者”,并為其對癥開方。
各說各話
12月9日,國內一所高校的語言學專業學生,在課堂討論中談起了今年的“十大流行語”。主要觀點有二:一類贊成發布方的評選標準并認可評選結果;另一類則認為,語言約定俗成,“使用即合理”。
這也是對待網絡用語不同態度的一個寫照。就在《拿什么拯救被“梗”住的“文字失語者”》一文在權威媒體發布后,網絡上將其解讀為“官媒批‘網絡黑話’”。
在網上的討論中,很多人并不認可文章的觀點。有網友甚至翻出文章刊發一個多月前的東京奧運期間,該媒體在楊倩、楊浩組合奪金后,以“yyds”來表達“楊楊得勝”之意,創造出新的“諧音梗”。
“yyds”在網絡上的本意為“永遠的神”,表示贊嘆之意,也是一個“諧音梗”。它不止一次被媒體在網絡平臺借用。因此,許多網友對媒體一面不贊同網友使用“yyds”,一面又自己拿來用表示質疑。
“就是很能表達你的情緒,要比‘太棒了’‘太厲害了’之類生動方便得多。不過,生活中大家還是不這么說的。”00后大學生楊旭認為,人們沒有必要對網絡語言使用“大驚小怪”。
無論是排斥還是接受,兩種觀點的支持者都能找到理論依據。著名語言學家索緒爾在其名著《普通語言學教程》提出了符號的不可變性和可變性觀點。在專業領域,語言的規范性和發展變異特征及以此衍生出的對待語言的態度,很多時候也呈現出“各說各話”的特點。
讓子彈飛
《咬文嚼字》在評選流行語的時候,剔除了“yyds”等網絡用語,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不反對部分網友使用它們,但絕不贊成讓它們進入年度流行語榜單。
這得到了語言學家的認可,“語言的生命在使用者中間,評選可以基于自己的價值和準則,但并不能決定語言的存滅。”有語言學家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
語言學中有一個比喻:語言是一條河流,不斷有舊的渣滓沉于河底,最終消亡,也不斷有新的河流匯入,讓這條河流保持活力。這個比喻用來形容新舊語言現象的出現和消亡。
這能解釋網絡用語的“轉正”現象。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的頭版標題出現了網絡用語“給力”,這成為標志性事件。此后,許多網絡用語開始出現在主流媒體中。當年,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9》中還表示,網絡熱詞不斷豐富著民眾的語言生活。
仔細研究那些被認可并“轉正”的網絡詞語,不難發現它們都帶有這樣的特征:符合漢語結構規律、符合漢語語法規范。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何即使使用者眾多,時下的一些網絡用語也越來越難以“轉正”。
語言規范不僅是各個語言內在的要求,全民語言中那些準確、鮮明、生動和具有普遍性的成分才有機會在語言的長河中葆有長久的生命力。“你OUT了”“886”“法海你不懂愛”之類等消失的網絡用語,原因就在于此。相信“yyds”“絕絕子”這類在表意體系的漢語里看不出所指為何的詞,一定也會消失,同樣基于此理由。
北京城市學院國際文化與傳播部教師包媛媛認為,即使出于純潔和規范母語的良好目的,我們在對待網絡語言的態度上,也不必“一棍子打死”。該規范的規范,該引導的引導,但網絡世界,大可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我們理應相信漢語歷經數千年而不衰,自有其強大的自我凈化和發展功能,自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記者 鄧崎凡)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