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月球樣品揭秘:嫦娥五號著陸區或曾多次火山噴發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聯合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通過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發現,嫦娥五號著陸區歷史上可能曾經發生過多次火山噴發活動。
月海玄武巖主要分布在月球正面的盆地中,可能是100至400公里深處的月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通過對不同類型的月海玄武巖樣品的分析,可以研究月球深部物質成分、巖漿過程隨時間和空間的演化。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國內首批獲得月球科研樣品的13家科研機構之一,科研團隊利用高分辨率顯微CT、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探針等對其中一個樣品開展了詳細的礦物學和三維斷層成像研究。結果表明,該樣品屬于月球火山玄武巖,具有細粒-中粒次輝綠結構,少量橄欖石斑晶分布在由輝石、斜長石、鈦鐵礦和其他副礦物組成的基質中,主要組成礦物輝石的化學成分和演化趨勢與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月球號計劃返回的高鈦玄武巖類型高度一致。該樣品含有極高的鈦鐵礦含量,豐度接近阿波羅月海玄武巖的最高值,并富集磷酸鹽礦物。
多項證據表明,不同于日前已報道的嫦娥五號中鈦和低鈦月海玄武巖類型,該樣品是一種相對少見的富集稀土元素的高鈦月海玄武巖,這表明嫦娥五號著陸區歷史上可能曾經發生過多次火山噴發活動,將有望解讀月幔源區不同物質成分、火山巖漿形成的能量來源和月球晚期火山活動的精細時空分布規律。(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