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
中國核電躋身世界第一方陣
本報記者 齊 慧 王軼辰
近日,從福建福清傳來好消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第2臺機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
消息一出,世界矚目。作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其全面建成是新時代我國核電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標志著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有力支撐我國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跨越。
三代核電優選方案
“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是中核集團在總結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建設、運行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研發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完全具備批量化建設能力,已成為中國為世界貢獻的三代核電優選方案。”中核集團相關責任人介紹。
什么是三代核電站?各代核電站是如何劃分的?自1954年前蘇聯建成電功率為5兆瓦的實驗性核電站以來,核電技術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四代。
第一代核電站是指各國在20世紀50年代開發建設的實驗性原型核電站,證明了利用核能發電的技術是可行的。第二代核電站是指20世紀70年代至現在正在運行的大部分商業核電站,證明了發展核電在經濟上是可行的。第三代核電站是指滿足《美國用戶要求文件(URD)》或《歐洲用戶要求文件(EUR)》,具有更高安全性的新一代先進核電站技術。第四代核電技術是在反應堆和燃料循環方面有重大創新的核電站,它著眼于核能更長遠的發展,但最快也要在2030年后才能開始商業應用。
據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介紹,華龍一號在采用經工程驗證的成熟技術基礎上,獨創性地采用“177堆芯布置”和“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首堆設備國產化率達88%,還運用了單堆布置、雙層安全殼等先進設計理念,具備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與緩解措施、強化的外部事件防護能力和改進的應急響應能力等先進特征,經過充分分析試驗和工程驗證,充分保證了電廠安全性、經濟性和先進性。
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說,從秦山到福清,我國核電從技術上“一窮二白”起步,到自主設計、建設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有完整的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完整的核電產業鏈,實現了核電的規模化發展。
產業帶動作用顯著
華龍一號“走出去”的底氣何來?華龍一號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中核集團協同國內17家高校、科研機構,聯合58家國有企業與140余家民營企業,共同突破了包括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等核心設備在內的411臺設備的國產化,共獲得700余件專利和120余項軟件著作權,覆蓋了設計技術、專用設計軟件、燃料技術、運行維護技術等領域,滿足核電“走出去”要求。
“目前,華龍一號機型已進入批量化建設階段,國內外均有項目在建,同時還有近20個國家表達了采用該技術的意向。”邢繼介紹。
據介紹,中核集團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落實國家核電“走出去”戰略,推動海外華龍一號項目落地,與巴基斯坦、沙特、阿根廷、巴西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核電項目合作意向。華龍一號海外示范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2號機組已投入商運,3號機組已發電。其中2號機組創造了全球三代核電海外建設的最短工期,榮獲能源國際合作最佳實踐案例;2022年,華龍一號阿根廷核電項目總包合同簽訂。
對于中國而言,積極發展核電可有效帶動出口,助力經濟穩增長。據預測,到2030年,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就將新建上百臺核電機組,共計新增核電裝機1.15億千瓦。每出口1臺核電機組需要6萬余臺套設備,有200余家企業參與制造和建設,可創造約15萬個就業機會,單臺機組投資約300億元。華龍一號的建設就帶動上下游產業鏈5300多家企業,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轉型升級機遇。
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下,我國經濟社會迎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成為推動能源革命的重要要求,也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也要求,合理確定核電站布局和開發時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保持平穩建設節奏。
當前,我國煤炭消費占比較高、可再生能源穩定性弱等特點,給能源結構調整帶來較大挑戰。專家表示,核能以安全、高效、清潔的方式發電,運行穩定、可靠,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提供了現實的選擇。
以華龍一號為例,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后,兩臺機組年發電能力近200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6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1.4億棵,經濟社會和環保效應顯著,對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指出,核能的綜合利用對碳達峰、碳中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是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能源戰略的關鍵領域,需要制定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努力推動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產業化。一方面,繼續大力發展新一代核電技術,不斷提高安全性,減少排放;另一方面,利用核能進行供熱。隨著技術發展,特別是第四代核能系統技術的逐漸成熟,核能供熱、海水淡化等將在能源和水安全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在“雙碳”目標大背景下,核電已成為能源轉型重要選項,各級政府也加大了對核能的關注和投入。在廣東、福建、海南、江蘇、浙江、山東等省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核電均被列為2022年工作重點,我國核能發展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