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植物園來了!在這里能做啥?
既是遷地保護的主要形式,也是普通人的科普游學“打卡地”
本報記者 王偉偉
《工人日報》(2022年04月24日 02版)
閱讀提示
4月18日,國家植物園在北京正式揭牌。未來,國家植物園將以開展植物遷地保護、科學研究為主,成為兼具科學傳播、園林園藝展示和生態休閑等功能的綜合性場所。
4月18日,國家植物園在北京正式揭牌的消息在網絡刷屏,不少市民和游客來到國家植物園“打卡”拍照。
國家植物園是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園)和北京市植物園(北園)現有條件的基礎上,經過擴容增效有機整合而成,總規劃面積近600公頃。未來,國家植物園將以開展植物遷地保護、科學研究為主,成為兼具科學傳播、園林園藝展示和生態休閑等功能的綜合性場所。
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
“現在小孩整天就盯著屏幕看,來植物園不光可以放松心情,還可以幫孩子增長見識,是賞花識草的好去處。”68歲的張先生從小在北京長大,聽說國家植物園揭牌的消息后,就和老伴一起帶著小孫子來這兒“看熱鬧”。他還特意在大門口拍了一張照片和之前的“北京植物園”做對比。
哪兒拍照最好看?不同植物的最佳觀賞期是什么時間?哪些園區是必看點……和張先生一樣,說起植物園的過往,許多北京市民都如數家珍。早在1956年國務院就批復設立了北京植物園,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北京植物園收集各類植物1.5萬余種,其中遷地保護水杉、珙桐等珍稀瀕危植物近千種。
國家林草局表示,此次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是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部門以統籌謀劃、科學布局、保護優先、分步實施的總思路,“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穩步推進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逐步實現我國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種類得到遷地保護的目標。
國家林草局動植物司副司長周志華說,啟動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意義重大:一是各國家植物園分工合作、資源共享,有效實現中國植物多樣性保護全覆蓋和可持續利用,全面提升我國宏觀植物學研究水平;二是實現植物在多地遷地保護,有利于降低因區域自然災害、極端天氣及突發狀況造成的植物物種的滅絕風險,提高植物多樣性保護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國家保存重要的戰略資源;三是有利于引領示范全國植物園科學發展,提升我國植物園建設水平;四是結合區域特色優勢,收集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珍稀瀕危植物,可使國家植物園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遷地保護的主要形式
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不僅是眾多科研人員和植物學愛好者的心愿,也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
時間回到2021年10月12日。當日,在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中國宣布啟動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同一天,我國首批5個國家公園名單也正式公布。
周志華表示,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就地保護的主要形式,建設以國家植物園為引領的植物園體系是遷地保護的主要形式,二者缺一不可、有機互補,將形成我國較為完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
國家植物園(北園)執行主任賀然表示,在首都設立國家植物園,是世界許多國家的通行做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同時也彌補了我國缺少國家植物園的空白。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汪小全表示,國家植物園具備全國領先的科研實力和植物遷地保護水平,代表著我國植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和利用的最高水平。
科普游學“打卡地”
植物園通常被稱為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的“諾亞方舟”。據國家植物園科普館館長、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生存委員會(SSC)委員王康介紹,這里計劃重點收集三北地區鄉土植物、北溫帶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區的代表性植物及珍稀瀕危植物3萬種以上,覆蓋中國植物種類80%的科、50%的屬,占世界植物種類的10%。還計劃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標本500萬份,覆蓋中國100%的科、95%的屬。
據介紹,未來的國家植物園將面向植物科學前沿以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生物資源安全等重大需求,在植物多樣性的形成機理、脆弱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模式等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并在創新生物多樣性監測、植被重構與生態恢復、智能植物工廠等核心技術發展發明取得重要成果。
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普教育部主任趙洪濤常年致力于自然科學的科普工作,他認為,國家植物園體系的建設對于植物學的科普、強化人們對遷地保護的認識、提高人們對植物多樣性保護的認識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我們做老師的來說,很期待這一刻的到來。”來自北京的高中生物老師甄兆敏說,青少年在國家植物園不光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標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實地感受植物學研究的魅力。在甄兆敏看來,國家植物園將會成為眾多生物老師的第二課堂,也會成為不少外地學子來京游學參觀的重要“打卡地”。
1月28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春節聯歡晚會上,40名來自全國林草基層的代表共同獻唱《我的家》,用歌聲傳達對綠水青山的熱愛,深情歌頌美麗中 ...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臺有戲閩韻頌福”閩劇專場演出在福建省福州倉前公園上演,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選送的民樂合奏、閩劇折子戲等 ...
2024年閩臺藝術青年音樂會開幕,本次音樂會由省文旅廳主辦,是第九屆福建藝術節和兩岸藝術青年歡樂匯的重要配套活動。
在9日進行的英超足球聯賽中,利物浦在先丟兩球的情況下以2:2逼平阿森納,延緩了“領頭羊”的前進速度。水晶宮憑借奧利塞的助攻“帽子戲法”,以5:1 ...
2022-2023賽季法甲足球聯賽9日結束了第30輪的全部比賽,積分榜排名第三的馬賽在客場被洛里昂以0:0逼平,錯失了追趕聯賽“領頭羊”的機會。 ...
葡萄牙體育隊9日晚在葡超足球聯賽第27輪比賽中客場以4:3險勝“升班馬”卡薩皮亞隊,繼續排名聯賽第四,距離歐冠區還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季后賽12進8附加賽10日晚繼續進行,北京和廣廈分別在主場輕松獲勝,在三場兩勝的賽制中占得先 ...
當日,中國女足在西班牙伊維薩島進行賽前訓練。作為備戰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熱身賽之一,中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的熱身賽將于11日舉行。
這位不滿26歲的年輕人是否還能更進一步?對于這一疑問,無論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練還是田徑界專家都顯示出信心,認為他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18日在布達佩斯奧林匹克中心拉開戰幕,中國選手馬龍輕松晉級,陳夢逆轉勝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該賽事第一次擴大為32支球隊參加,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舉辦。根據賽程,揭幕戰將于7月20日在奧克蘭上演,決賽將于8月20日 ...
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10日發布了《體育總局排球中心關于選聘國家女排主教練的公告》,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選聘工作正式啟動。
根據賽程,四個小項的短節目和韻律舞比賽將于14日展開,15日進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則將按照國際賽事慣例進行表演滑。
智庫邀請權威學者和知名醫師加入,以公益、醫療和科研為三個抓手,旨在充分發揮專家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權威性,倡導科學的健身理念,以體育促進大眾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來阻擋一下。”在廣西天等縣小山鄉中心小學的運動場上,體育老師張世強盯著隊員們訓練時的跑動情況,不時提醒。
第18屆建橋杯中國女子圍棋公開賽本賽27日在浙江長興大唐貢茶院揭開戰幕。不久前剛獲得全運會混雙冠軍的老將芮乃偉九段首輪爆冷不敵趙貫汝,被淘汰出局 ...
哈薩克斯坦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司司長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針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備戰工作正在哈薩克斯坦全面展開,希望哈國運動 ...